峽谷時,太子哥哥就單獨為自己引薦了烏爾袞,當時還覺得太子哥哥莫名其妙。這會子成為烏爾袞的小舅子,瞬間,太子哥哥的形象“咣”地撞…擊…他…腦…門,驚為天人。真不愧是儲君,眼光和汗阿瑪一樣一樣的,不服都不行。
初秋,暄氣略收,高風送涼。
鄂齊爾郡王帶上一雙兒女外加浩浩蕩蕩的車馬長隊從巴林來到京城,先行住進自家在京城的郡王府。於郡王來說,此行可謂好事成雙。先是次子烏爾袞在御賜的公主府與和碩榮憲公主完婚,接著就是石文炳的長子慶徽前來郡王府迎娶女兒娜仁託婭。
金秋,皇帝往南苑狩獵,郡王父子倆也隨同而去。烏爾袞完婚,娜仁託婭出嫁,郡王原本打算即刻啟程回赴草原。如是入了冬,回巴林的路上鋒利的寒風颳臉刺骨,莫說身強力壯的男人們尚要縮緊身體,更不要說打小皇宮裡嬌養的榮憲公主,鐵定吃不消。
皇家的公主基本都是下嫁塞外,此去經年,再見上父母的機會少之又少。榮妃的視野向來單一,不是惠妃那樣,面上總是端得穩穩,心裡箇中迂迴。榮憲公主才下嫁尚在宮外的公主府,榮妃就求著皇帝能不能留住女兒,來年春天和風暖陽,再讓女兒離京。
皇帝本就有意留下郡王父子多住一些時日,正好用榮妃的愛女之情當藉口。南苑之行,宮中妃嬪也隨去一批,榮憲公主也應召同去,榮妃與女兒見上,對皇帝更是感恩戴德。自然,胤礽、胤禔及入書房上學的皇子們也都一併前往。
秋狩時,許是與烏爾袞走得很近,胤祉學了些不同的射箭技巧,一眾皇子比射箭時,胤祉竟是拔得頭籌。皇帝一看,沒忍住手癢,與胤祉也比試了一回,居然不相上下,皇帝又是高興又是惋惜。
晚上榮妃與榮憲公主過來給皇帝請安時,皇帝倒是沒吝嗇對胤祉的表揚,高興之餘,還透露出打算讓胤祉跟隨胤禔參與組建火器營。榮妃一聽,慌了,頭一個反應就是太危險,再一聽還是跟胤禔,而不是自己向來倡導的太子,榮妃臉上的愉悅就掛不住了。
“皇上,可否容妾妃說兩句,說得不對的地方,請您多寬待。”
榮妃是皇帝最早的女人之一,真正的皇長子其實出自榮妃,她先後給皇帝生育了四位皇子與一位公主,可惜只有榮憲公主與胤祉長大成人。青春逝去如流水,但皇帝對榮妃留著一份情面。不說遠的,就眼下的這一雙兒女,母以子貴,用在榮妃身上,合情適宜。
榮妃出生不高,小家之女,皇帝也不指望她語出驚人,權當聽聽而已。
“皇上,那鳥槍火炮動輒鳥飛獸驚,地動山搖,陣仗可是不小。三阿哥好學倒是不假,可年紀擺在那兒,分寸拿不住。大阿哥是當過副將打過仗的人,年輕人,有衝勁,好說。不過,萬事開頭難,若是一位細心穩妥的擔當起來,三阿哥幫襯著,不至於往後走著就亂了套。否則,妾妃還真替兒子擔憂。”
榮憲公主一旁拽拽榮妃的衣袖,真怕額涅說得太直,差點就把胤禔做不成說出來了。榮憲已不是小孩子,且又初為新婦,懂事了很多。如今,惠妃漸漸接手了後宮的絕大部分事務,額涅雖是四妃之一,但已成尾勢。皇父跟前說胤禔不好,無疑得罪惠妃,總是不好的。
皇帝聽明白了,倒也沒覺得榮妃冒犯。相反,還挺有道理。
榮妃與榮憲退出後,皇帝陷入沉思。
御駕親征回來,烏蘭布通一戰的慘烈使得皇帝觸動頗深,尤為是舅舅佟國綱還被鳥槍擊中陣亡。連準噶爾這樣的偏遠部落都積極裝備鳥槍,而擁有廣袤疆域的大清卻只是零零散散配備鳥槍與大炮。我方的鳥槍隊由於平時散落各旗營,沒有統一的訓練,到了戰場雙方交戰時,莫說威力大減,根本就是亂作一團,反不如噶爾丹部屬的戰鬥實效。
屬意胤禔,皇帝覺得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