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1部分

彝這個該死的更不能留。

蕭瑀和陳叔達可以先留用,自己先添幾個人進去,選誰?高士廉年紀較大,威望也可以,還是自己妻舅,值得信任。

可以讓高士廉任侍中,楊恭仁的侄女是自己的側室,且他一直都很支援自己,之前是檢校侍中,已經是宰相了,這次可以升他為中書令。

宇文士及也是自己信的過的,本事也不錯,讓宇文士及檢校侍中,讓房玄齡檢校中書令。

這樣新的宰相班子就是六個人,左僕射蕭瑀、右僕射陳叔達,侍中高士廉、中書令楊恭,檢校侍中宇文士及、檢校中書令房玄齡。

六部尚書也很重要,讓大舅子無忌來當史部尚書。

兵部尚書統領十二衛,也非常重要,李世民有些猶豫不決,該讓李超來當,還是杜如晦呢?

李超允文允武,當兵部尚書也是沒有問題的,有他在兵部,接下來整頓京城防衛,重建禁衛系統,他是放心的。可李超搞經濟也是好手,論賺錢沒幾個比的上這小子。

接過了大唐的家後,李世民才發現,國庫裡很窮。皇帝打賞向來大方,結果導致就是國庫裡幾乎是空的,去年又打了幾次大仗,更是弄的國庫空虛。

沒錢,當太子說話也不硬氣啊。

這玄武門一大群功臣還沒有賞,這原來皇帝的人,太子的人,齊王的人,也還沒有安慰呢。

到底該讓如晦當兵部尚書,還是讓李超當兵部尚書?

最終,李世民還是選了李超,本來李超現在身兼多職,不適合再任兵部尚書。但是眼下,他的心腹們多是身兼多職,沒辦法,既要馬上穩定局勢,又得是忠心可靠,就只能先這樣了。

等過完這段時間,再慢慢調整吧。

嗯,就讓李超兼任兵部尚書,加個檢校好了。

一眾功臣又該如何賞賜呢?

玄武門論功,李超當居首,這功勞肯定能封個國公的。

嗯,當天他評的六位首功,都能封國公。

另外當天隨自己先入玄武門的八將,還有後面李超帶來的八將,也都是起碼能封國公郡公的,當天在外面的那些將領,也功勞不小,真要算下來,起碼得封上二三十個國公,幾十上百個郡公縣公縣侯縣伯的。

國庫空空,封這麼多爵位,以後朝廷如何能夠承擔啊。尤其是這些功臣,他還不能來個虛封,如李超這樣的,封國公,還起碼得封個五百戶以上的真食邑,甚至得封七八百上千,要不然,首功都只封幾百,後面的其它人就沒法封更多了。

剛當上太子,還不能太小氣。

該給李超封個什麼封號呢?

深思良久,李世民提筆在紙上寫下一個字。

趙!

趙國公,這是李世民曾經得過的國公封號,李世民太原隨父起兵,初封敦煌郡公,後晉封秦國公,而在義寧元年十二月,李世民徙封趙國公,率兵十萬攻洛陽,不克而返。第二年,李唐開國,李世民為秦王。

這個趙國公封號,李世民也是大有深義的。把自己曾經得過的封號,賜給臣子,這無疑是極大的榮耀。

長孫無忌,魏國公。長孫氏是北魏皇族出身,現封號為魏,也是大有深意。

秦瓊,封號齊國公,秦瓊出身於齊郡,原是翼國公,與在改封為齊國公,也是對秦瓊的極大獎勵。

?(未完待續。)

第432章 官居一品、位極人臣

“李超、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秦瓊、尉遲恭六人,功列第一,賜食邑一千三百戶。”

“李超,晉封趙國公。長孫無忌,晉封魏國公,房玄齡,晉封邢國公,杜如晦,晉封蔡國公,秦瓊,徙封齊國公,尉遲恭,加封吳國公!”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