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一輛大巴橫在道路中間。
頭車車長立即下達了停止前進的命令,那也是一輛指揮車,炮塔尾部多出來的兩根鞭狀天線就是身份標誌。
隨後的兩輛坦克立即駛出公路,在長車兩側排開。
大巴看是去像是出了故障,被拋棄掉了,只是沒有特殊原因的話,肯定不會橫在道路中間。
離目的地還有幾公里,隊伍得繼續前進。
頭車繼續前進,裝備推開橫在道路中間的大巴,清理出一條能夠讓後面的車輛透過的通道。
四輛m2a3步兵戰車也已離開道路,只是車上的步兵沒有下來。
再往後,十幾部軍車陸續停下。
一切都很平靜,只是隊伍裡的官兵,特別是坦克與戰車是的官兵都高度警惕,注視著四周的情況。
如果那輛大巴是被人擺放在道路中間的,這附近就肯定有敵人。
只是,大部分官兵的注意力都在東邊與東南方向上,沒幾個人關注東北,畢竟那邊是底格里斯河。
平原上一望無垠,也就兩公里外有幾座高度不到五十米的山丘。
如果敵人埋伏在附近,肯定會首選地勢崎嶇的東南,並且在東邊,也就是道路前方部署重兵。
顯然,沒有哪個指揮官會把部隊放在沒有多少遮擋物的東北方向上。
這裡確實是一處埋伏圈。
“轟”
猛烈的爆炸聲中,頭車炮塔噴出了炙熱的火焰。
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頭車就被摧毀了。
“轟”
“轟”
又是兩次極為劇烈的爆炸,在頭車旁邊排開的兩輛m1a1幾乎同時中彈,而且炮塔裡的炮彈發生殉爆。
此時,戰車上的官兵才看到了遠處揚起的塵土。
不是在東面,也不是在東南方向上,而是在東北面的兩座山丘後面。
“轟”
也就在這個時候,第四次爆炸發生,位於道路左側的一輛m2a3被打中,猛烈的爆炸掀飛了整個炮塔。
剩下的三輛m2a3立即馬力全開,道路上的車輛也紛紛啟動。
在三輛坦克與一輛步兵戰車被摧毀之後,其他車輛上的官兵已經意識到,襲擊他們的是坦克。
很簡單,在爆炸發生之前,沒有半點徵兆。
如果是反坦克導彈,那麼在飛過來的時候肯定會被發現,而且大部分反坦克導彈的飛行速度沒有超過音速。
也就是說,那是坦克炮打出的穿甲彈。
要知道,能夠從正面擊毀m1a1主戰坦克的,要麼是重型反坦克導彈,要麼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幾秒鐘後,傳來的炮聲證明了這個推斷。
很熟悉的炮聲,開火的是四輛m1a1主戰坦克。
不是聽出來的,因為四輛埋伏在小山丘後面的主戰坦克已經衝了出來,炮口朝著亂成一團的車隊。
四輛坦克再次開火。
只是,三輛m2a3已經馬力全開,而且三名車長都盯著殺出來的坦克。
看到坦克開火的炮口焰,三輛m2a3同時急剎車。
兩千米出頭的距離,對炮口初速超過每秒1600米的脫殼穿甲彈來說,也就飛行一秒鐘多一點而已。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步兵戰車急剎車,最多能夠偏移幾米。
所幸的是,足夠避開射來的炮彈。
三輛m2a3沒有開火還擊,25毫米機關炮打出的炮彈對m1a1坦克沒有任何威脅,連撓癢都算不上。
理論是,25毫米穿甲彈能夠打穿坦克後方的莊稼。
只是,隔著兩千多米,沒有那名戰車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