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5部分

算起來,一件更優質的胸板甲,成本還不到過去一套防禦力反不足板甲的鐵甲的一成成本。

從開採鐵礦到冶鐵鍊鋼,到軋鋼鍛打成型,規模化,批次化的生產,水力鍛錘的使用,讓各個環節的效率都提升了無數倍。

最終成本大大降低,尤其是產能大大提升。

誰又能想到,由兩片鋼板,加上兩塊牛皮內襯,加幾條牛皮帶組成的一套步兵胸甲,其實成本低的驚人?

軍器臨鎧局胸甲司的核算成本,是每套只有五貫錢。

差不多相當於一頭公牛的價格了。

這樣的一套在軍器監看來相當簡陋的只能防護前胸後背的輕步兵甲,出售到羅馬或法蘭克,價格確實是五十索裡達起步的,那是相當於二十五頭公牛的價格。

但羅馬皇帝希拉剋略還跟揀了天大便宜一樣,希望能夠儘量多買些,錢不夠,還希望大華的銀行能夠借款給他們買軍械。

價格如此懸殊,關鍵還在於鐵這東西,在大華如今不算值錢,雖然朝廷控制的很嚴,但這些年鐵產量是年年攀高。鐵產量多,鋼產量也同樣多。

羅馬人還在用百鍛得鋼的老辦法,可大唐卻能一爐一爐的得到大量鋼液了,一爐就能得到幾千斤鋼液。

鋼產量能讓羅馬皇帝妒忌死。

大華有充足的鋼鐵產量以生產軍械,甚至還有能力全力生產鋼鐵的農具、炊具等。

佛山鐵廠一個月的鐵產量,能當的上羅馬帝國一年的鐵產量還有多。甚至連廣州鐵鍋廠一年生產鐵鍋消耗的鐵,都比羅馬一年用來生產軍械的還多。

戰爭打的是綜合國力,確實一點都沒錯。

鐵甲、鋼刀,還有那數百斤甚至數千斤重的鑄鐵大炮。

大華的炮兵,甚至都能奢侈的用鐵鑄成的鐵彈做為炮彈,而羅馬人還在用石彈。

大華的軍器監各局,能夠輕輕鬆鬆的一年生產幾十萬套的鎧甲,甚至大華六十萬官軍,所有裝備都是朝廷置辦的。

而羅馬人,卻還是靠著騎士們自備裝備作戰。

一把優質的橫刀,不過才二百錢的出廠價。

一支長矛,才八十文錢。

一套全身騎士板甲,也不過才二十貫錢成本。

這些,都是外人不敢想象的。

這也,也是大華得以縱橫所向無敵的資本。

可這些,羅馬人也好、阿拉伯人也罷,他們只能羨慕的流口水。因為他們沒有大華這麼先進的技術,一個武器產業,可不簡單。

從採煤到煉焦,從挖鐵礦石到冶鐵到鍊鋼、軋鋼再到武器製造加工,這裡面是國家級的巨大工業體系。

過去,這個體系是由張超一點一點的建立起來的,如今冶鐵鍊鋼這塊的關鍵技術依然是掌握在皇家手裡,而朝廷有先進的軍械生產體系。

羅馬人想要複製,根本不可能,這可不是挖走一個兩個工匠就有用的。

“太子殿下的艦隊已經到過了漢口,駛入長江了。”

馬周向張超稟報。

“陛下,有一件事情,最近許多胡商都在打聽軍械的事情,看樣子好多人想要販賣軍械。”

朝廷現在有軍械出口,是賣給羅馬和法蘭克、阿克蘇姆等盟國。

都是大單,散貨還沒賣過。

對阿拉伯人更是嚴格封鎖武器出口。

不過好東西總會引人注意的,這次太子出兵,算是一次武器展示了。

許多胡商也多少打聽到了一些訊息,比如大華軍械成本要比羅馬等國便宜的多。

東方帝國的好東西很多,絲綢、瓷器、茶葉、蔗糖,甚至是紙張,還有船隻等等,但這些武器也明顯是好東西啊。

這麼精良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