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大家也別客氣多禮,這裡不是朝堂上。朕召你們來,是有些關於軍隊的事情要與你們諮詢一下。”
大華號稱擁有六十萬常備軍,有北衙、南衙和海軍衙門三大衙。不過實際上,大華軍隊其實是一直在擴大之中,主要還是海軍。
原本海軍四大艦隊,擁兵八萬。但現在已經遠不止八萬之數,大華的海軍已經越走越遠,不但在東海南海派駐艦隊,甚至是小海,也就是黑龍江外的海上,乃至北太平洋都有駐紮巡邏。
在印度洋,在太平洋,在紅海、波斯灣、地中海,甚至是在大唐稱為西海的裡海都駐有艦隊,青海湖、貝加爾湖等地也有水師。
而伴隨著這一支支的艦隊,往往又配備有一支數量不少的陸上部隊。
在大華如今的海外戰略下,越來越多的軍隊投放到了本土之外。
“朕準備調整一下大華的軍隊部署。擬將南、北、海軍三衙,改為陸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三個司令部。原來的五軍都督府,則擬改為八個戰區司令部。中原五個戰區之外,再設立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三個戰區。”
對軍方進行調整,也是為了更好的適應新的形勢,讓整個軍隊的指揮體系更加的流暢。
設立陸軍部之後,南北衙改隸屬於陸軍司令部,北衙依然還有皇帝近衛六軍和皇帝侍衛親軍四軍,依然保留十個軍二十萬的編制,負責戍衛五京。而南衙十六軍三十二萬人的編制數量不變,駐地依然是在朝廷所直轄的中原各地。
此外,海軍的數量將擴編,另外新設海軍陸戰隊司令部。
海軍原有四個艦隊,張超擬增設到十二個艦隊,從黑龍江艦隊到朝鮮艦隊,再到黃海艦隊,然後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太平洋艦隊、印度洋艦隊、波斯灣艦隊、紅海艦隊、地中海艦隊、裡海艦隊、大西洋艦隊。
十二個艦隊,單個艦隊的規模沒有過去那麼大,每個艦隊一萬人。單個艦隊只有過去的一半規模,但整個海軍總體上卻增加了四萬人。
此外,新設的海軍陸戰隊,也將在大華的海外,派駐軍隊。這些陸戰隊主要是與海軍搭檔,主要駐紮海外各個殖民地,或者大華的海外領港口要塞。
海軍陸戰隊編制十二個師,每師一萬人,總十二萬人。
因此大華如果完成這輪擴編,則以後大華將有陸軍五十二萬,海軍十二萬,海軍陸戰隊十二萬,總兵力達到七十六萬。
增加十六萬軍隊,實際上也比現有軍隊增加十萬左右。
秦瓊等仔細的聽皇帝講完,問,“一下子在原基礎上擴編十六萬,會不會太多?現在朝廷供養這六十萬常備軍,每年的軍費都過億,佔到了大華財收的六成以上。若再增加這麼多軍隊,只怕軍費開支會增加很多,尤其是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他們主要駐紮在海外,這個開支只怕會更高。”
傳統軍隊中,騎兵比步兵軍費高,但其實陸軍遠比海軍軍費少。海軍一條戰列艦,動則幾十萬上百萬貫,可不是陸軍能比的。
哪怕現在造艦費用正在不斷下降,海軍也基本上完成了艦船裝備,可新增四萬人,等於一下子又要增加一半的新艦,這個開銷更高。
“軍費的問題,朕也有考慮。海軍現在八萬人馬,擁有十幾條一級戰艦,近百條二級戰艦,這是我們花了大代價裝備起來的。朕以後,暫時不用再造太多新艦,直接把現有的這些主力戰艦,分配給十二個艦隊,搭配一下,其實艦船已經夠用了。”
過去四大艦隊時代,其實有十六個分艦隊,因此戰艦建的較多,現在改成十二個艦隊,但反而每個艦隊比過去的規模還大些,因此艦隊的艦船還能更多。
把四艦隊改成十二艦隊,也是為了讓每個艦隊有更大的自主權,避免一個艦隊遇事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