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裡很熟悉。“隨我來,今晚就住碧雲寺。”

楊度說:“碧雲寺我中午去過。寺裡今天做佛事,不接待俗客。”

曾廣鈞笑著說:“不要緊,只要我去,再忙的佛事,他們也要接待。”

“你和他們很熟?”楊度來了興致。

“寺裡的方丈演珠上人是我的詩友,不但接待,今晚還要他做東,請二位吃一頓頂好的齋宴。”

“我早就知道,跟重伯走有得吃。今天不來西山,就有喜酒吃,來西山就有齋酒吃。”夏壽田笑著對楊度說,“我們今夜飲他個通宵酒,讓演珠心疼得咒罵重伯不是好東西。”

“演珠不是那類小氣人。你們喝得越多,他越高興,我帶去的人越多,他也越高興,他還會說我曾廣鈞是他的真心朋友。”曾廣鈞樂道,“不過有一點,若是文人去喝酒的話,臨走時必須要贈他一首詩。否則,他真的要咒罵了。他不是心疼酒被喝了,而是心疼酒被灌進狗肚子裡去了。”

“好,好。”楊度馬上答應,“這個不難,我們每人送他一首。”

“晳子,你今天怎麼一個人遊起西山來了?”夏壽田知楊度不是那種內向孤獨的人,對他今天的反常舉止很不理解。

“我今天是憋著一肚子氣來的。”

“什麼氣?”夏、曾一齊問。

楊度笑著說:“你們看氣人不氣人!韓愈、柳宗元那樣的文章都可以流傳千年,我和午貽卻連進士都未考上,這世道還有什麼公理呢?”

夏、曾聽了這話,都摸不著頭腦。楊度將今天早上所發的那通“世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的感嘆說了一遍。

夏壽田哈哈大笑:“你可真是天低吳楚,眼空無物啊!連韓柳之文都不屑一顧,也不怕別人說你狂妄。”

曾廣鈞說:“怪不得你中不了進士!我看你下科即使中了進士,也點不上翰林。”

“這是為何?”楊度問。

“因為翰苑門口有昌黎廟呀!凡初進翰林者,都要向老人家燒三炷高香,磕三個響頭。”曾廣鈞說,“瞧你這個樣子,是絕對不肯向韓文公低頭的,他又何能准許你進去呢?”

楊度大笑了起來:“到那時,他不准我進去,我就邀幾個人一起來拆了他的廟,讓他老先生無家可歸!”

三個年輕人一路上談談笑笑,斷黑時分來到了碧雲寺。碧雲寺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原是個小小的佛寺。到了明正德年間,於經大加擴建。天啟三年,魏忠賢又予以重修。這兩個權閹都看中了此地風水好,想死後葬在這裡,結果又都得不到善終,未能如願,卻給後世僧人們留下一座極好的誦經拜佛的場所。碧雲寺是西山眾多庵寺中最龐大的建築群。它的殿堂依山而建,隨山勢而層層升高,直至山頂。每進院落各具特色,給人以層出不窮之感。金剛寶座塔精巧秀美,別具風格。天王殿宏偉壯觀,羅漢堂內的五百羅漢,更是國內僅有的四處羅漢群雕之一。方丈演珠近五十歲,有詩僧之稱。演珠敬慕曾廣鈞的詩才,更想攀附他的崇高門第,一向與他多有往來。今見曾廣鈞親自陪同兩位會試舉子前來,喜得連聲念阿彌陀佛,猶如迎接金身菩薩的降臨。演珠一面吩咐安排上等齋席,一面叫小沙彌獻上最好的香茶,又親自動手整理房間,請客人坐下休息。當知道楊度、夏壽田都是第一次來碧雲寺時,演珠又殷勤地說:“等會吃完飯後,貧僧陪諸位施主到羅漢堂瞧瞧。”

楊度的母親一向禮佛,家中供奉著一尊觀音菩薩。每逢初一、十五則吃齋。每年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個觀音節,都要帶著楊度兄妹去附近的法華庵燒香磕頭,故而楊度從小對庵寺菩薩便有好感。他生來性子急,忙說:“吃飯還要過一下子,法師先領我們去看看吧!”

“也好!先把燈點著,一會就去。”演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