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的清晨錦州城西三十里外的大路上走著兩個獵戶,一青一少,青年人粗獷雄偉雙眼精氣十足,肩上擔著一些山貨和獸皮,少年人則兩眼迷濛似乎沒睡醒,肩上的擔子一頭是柴一頭是木炭,他倆這是急著要去往錦州將貨物賣了。 大路上並非這倆人,來來往往還有許多,且多是往錦州城方向去的,至於去幹嗎,自然是討各種營生。 錦州城原本不僅僅是大明的一個軍事重鎮也是一座北方大城,只是歷經幾年的戰火幾成廢墟,人口凋零街道冷清。 但清廷想要的自然不是一座廢墟,佔了錦州之後便開始招商移民,加上他們的撫民政策這兩年見逐漸又有了生氣,而後多爾袞的大軍從關內敗退回來之後,頓又使得這錦州城熱鬧起來。 都說有人地方就有江湖,但絕非僅僅是江湖,還有經濟。 即便此時錦州城裡有數萬人口雖過半都是士兵,但依然拉動了經濟,這些當兵的也要吃喝玩樂,也要消費,所以這一年間,錦州城裡頭又多了各種鋪子,拉動了經濟也帶動了就業,方圓數十里的老百姓都會進城討營生,甚至有些走單幫的繞遠路從關內販貨來賣。 錦州並未封城,雖說此時劍拔弩張,但此時並不屬於戰區,也並未開戰,所以錦州不封城,老百姓還可以自由進出,坐著各種營生,只是進出的時候盤查的緊些。 ”這三十里腳程,估摸著咱得走到晌午,少年低聲滴咕著“走在前頭的青年回頭笑了一下:”東家可是乏了?“ ”倒也沒覺著“常宇將擔子換了肩膀:”但這東家可不許在叫了,現在你是我哥“。 王徵南趕緊四下看了一眼:”知曉了“。 ”小哥,你這是放羊呢還是熘羊呢“常宇看到旁邊有一羊倌趕著六七隻羊在大路上不緊不慢的走著,忍不住笑道:”這大路上可沒草啊“。 那羊倌瞥了他一眼,面無表情道:”不放羊也不熘羊,俺這是錦州城裡頭賣羊呢“。 ”嘿,好傢伙“擔著山貨的王徵南忍不住道:”照你這麼走法,到錦州得天黑了,別城沒進去,遇到劫道了“。 那羊倌嘿嘿一笑:”倒也不急,天黑前保準能進城,至於您說的劫道的,許久沒見過了“說著一頓:”俺也不想見到“。 ”這光天化日的,哪個不長眼的敢來劫道,老子一刀送他們歸西“這時一個洪亮聲音從身後傳來,幾人聞聲望去,但見一個落魄刀客滿臉不屑揚步走來,目光一掃王徵南幾人落在常宇身上:”你這小娃擔了這許多東西,累是不累?“ 常宇翻了白眼,低聲罵道:”老子累的很,你來擔?“ 那刀客哈哈一笑,揚長而去,腳程竟比快馬,一熘煙就不見了,驚的行人瞠目結舌,紛紛議論這刀客是個高人啊。 行十來裡地,不過半晌午,見前邊臨路邊有個村子,常宇有些口渴要去討水喝,待走近時發現村口有個茶棚,有不少人在那歇腳。 茶棚生意很冷清,幾乎沒人消費,畢竟都是窮苦老百姓捨不得花那錢,多是在這歇歇腳,常宇是真的口渴了,但想了想還是沒去消費,倒不是沒銀子,而是覺得不符合現在身份,便要去村子裡討水喝,卻瞥見那刀客走來,扔了個水袋過來:”瞧你這娃倒是可憐“。 你大爺的,常宇心裡頭暗罵吳中這廝一找到機會就拿自己尋開心,卻也接了水袋道了聲謝,咕都喝了一氣,就要遞給王徵南,卻被吳中一把奪過:”得留著些俺自個喝,你若想喝,去買那茶水喝,莫要待會那店家罵俺搶生意“。 王徵南苦笑,徑直去了茶棚要了碗水,蹲在路邊喝著,瞧著大路對過有一人坐在樹下磨盤上,望著遠處發呆,這人一身樵夫打扮,旁邊放著一大擔柴,比之常宇那擔子可大多了,可見這人力氣也是很大的。 便走過去搭話:”兄弟也是去錦州的?“ 那樵夫嗯了一聲,卻不想搭話,但王徵南卻繼續說道:”不知城裡頭柴火好賣不,能不能賣上價?“ ”自是沒木炭好賣,但不賣就只能喝西北風了“樵夫說著起身擔著柴就走了,王徵南笑了笑,走回常宇身邊低聲道:”他還是很緊張呢“。 ”只要少說少看,便沒多大破綻“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