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宇的一個問題丟擲,讓眾人陷入思考,他倒也沒急著立刻就要答桉,但也知道身邊這些人今晚睡不踏實了,會絞盡腦汁去思考這個問題。 一行人在堡內信步而行,走走轉轉,眼見眾人心中有事沉默不語又感疲憊,常宇便說,都回去歇著吧。 祖大壽便拱手告辭,卻在這時候常宇目光瞥到一處,不由咦了一聲,王徵南循他目光望去,便見一處糧倉跟前有兩個小兵在執勤,或許是太冷了,在原地跺腳哈氣。 這本也不奇怪,但仔細一看卻發現又有些奇怪了,因為有一個小兵實在是小,臉龐雖經風霜,卻依然稚嫩的很,最多十一二歲,這就是童子軍啊。 古人雖早熟,婚嫁也早,但對徵兵還是有一定年齡要求的,一般都要求十六七歲以上方可入伍,哪怕是元朝,滿清,那些自小就練習騎射的遊牧民族,也要求十五歲以上,當然那種旗主,王爺家的子侄早早去軍中歷練的除外。 作為大明最強的寧遠軍,將士年紀多在二十至於四十之間,卻從未見過如此年幼計程車兵,自是讓王徵南等人訝異。 常宇最初也是一怔,不過隨即便認出了那小孩,側目看了一眼祖大壽,見他微微點頭:“倒非刻意安排,實則今兒該他輪值”。 常宇微微點頭:“將軍早些歇著吧”。 祖大壽拱拱手,轉身帶著祖可法幾人便去了。 “末將也告退”馬科很識趣,他看的出來常宇識的那小孩兒,且並不太想讓別人知曉內幕,所以祖大壽一走,他也趕緊走了。 他倆一走,常宇便朝那糧倉走去,姬際可和王徵南以及李慕仙哪個又會不識趣呢,都沒跟上去。 那倆守糧倉的小兵見到有人走過來,趕緊迎向前看清是剛才祖大壽陪著的那少年將軍,便趕忙施禮。 常宇讓另外那士兵走開,便對那小兒道:“汝可識的我?” 那小兵挑眉盯著常宇看了又看,面帶疑惑:“看著有些眼熟,但卻是不知您是誰,聽沉八秋說,您是個厲害的大將軍”。 常宇笑了:“沉八秋是誰?” “就剛才被你支開的那人”小兵仰頭說道,常宇哦了一聲,伸手摸了摸他頭,又摸了摸他身上的衣服:“冷麼?” “還行,站久了會冷,跳一會就熱乎了”小兵不知道這少年將軍為何一臉的關懷。 常宇看了糧倉旁邊的草堆:“晚上就睡這裡頭麼?” 小兵點點頭,又搖搖頭:“俺當值,不能睡,但可以輪值打個盹……” 常宇嘆口氣,抓他的手感覺冰涼,又仔細看了看他臉:“比之在家裡時,受了很大苦吧,我初見你時你可是細皮嫩肉的”。 啊,小兵一臉愕然:“將軍,你見過俺?” “見過”常宇脫下自己的大氅給他披上,低聲道:“小叔,你認不出我來了麼?” “小叔?”那小兵一怔,勐地盯著常宇看了,忽的一把抱住他的大腿哇哇的哭了出來。 沒錯,這個童子兵正式當代懷遠候常延齡的長子常揚威! 常宇在徐州大婚的時候,常延齡作為家主到徐州主持婚禮,並且帶了常家六個族人想讓常宇提攜打磨一番,本以為常宇會帶在身邊,卻被常宇分給高傑兩個,李巖兩個,黃得功兩個。 之後常宇又建議將其兩個兒子也早早送入軍中歷練,當時常延齡還覺得孩子太小,但思來想去還是咬牙同意了,回南京之後便遣人將兩個孩子送了出來,長子十二歲送到了寧遠祖大壽這裡,次子七歲送去福建鄭芝龍那兒。 來之前常宇就給祖大壽打過招呼了,所以在常揚威到了之後也沒慣著他,立時打發護送他來的僕人回去,第一步就讓他學會獨立,衣食住行種種都要親力親為,半日讀書半日習武,如此三個月之後便讓他入軍營當值,當然也不是撒手不管了,祖大壽走哪都帶著他到那,比如這一個多月祖大壽來了塔山堡,常揚威便也在塔山堡和將士們一起,操練,勞作,當值。 常宇來寧遠已有一個多月了,也曾想起這小孩,但卻沒刻意過問,在城中一個多月都沒碰到,心裡頭估摸著被祖大壽帶在身邊了,又覺得祖大壽不會這麼大的心吧,真把一個小孩帶到前線去了。 然而事實證明,祖大壽還真的就給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