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首喪命,又遭宮字營弓箭手伏擊,死傷慘重,驚恐之下狼狽四散,南邊山野中的火光也隨即慢慢消失不見。 一場危機消彌,宮字營將士皆暗自鬆了口氣,但卻不敢放鬆警惕,反之更加謹慎。 帳篷中常宇盯著吳中:“那匪首魁梧高大,又是邊軍出身,實戰豐富,爾三息之間就讓他喪命,本督突然想起,當初你刺殺本督時是不是放水了?” 吳中搖頭:“當初卑下太大意輕敵,以為你督主不過爾爾,若早知督主善戰,全力之下或許……”說著又苦笑搖頭:“只恐全力之下也未必湊功,督主遠非那匪首可比”。 不理會他是誇還是損,小太監突然一笑,拍著吳高手肩膀:“最多一年間,本督讓你敗的心服口服!” 吳高手翻了個白眼:“拳腳功夫或許可行,玩刀,督主還是去玩泥巴去吧”。 草!小太監一腳把吳高手踢出帳篷,你丫去玩雪去吧。 一夜無事。 天亮,風雪不減,地上積雪已沒腳面,四下白茫茫一片,遠處山峰林間似水墨,小太監矗立河邊總想著鑿冰來個寒江獨釣。 家丁造飯餵馬,太監軍雖風雪亦堅持晨練,常宇帶著吳中在山林中尋野味足跡,一番折騰下來滿頭大汗,卻也略有所獲,著家丁剝皮清洗放在火上烤了。 肉香四溢,聞者無不垂涎,特別是近在咫尺的吳高手,眼見小太監吃的噴香,就是不招呼他一起共享。 你瞅啥,想吃自己打去,小太監揶揄。 吳中使勁嚥了口水:“卑下不善弓,那野味奔走如飛,逮不著啊!” “你欲隨我入軍建功,縱不了馬,挽不了弓,你靠啥建功立業,臉皮麼?” 小太監翻了個白眼。 吳高手終於明白小太監的意思了,起身大喝一聲:“卑下練箭去!” 寧遠城,鎮府。 進完早飯,巡察城上回府的吳三桂端坐桌邊喝茶,身邊坐著數個部下正在竊竊私語。 “林間獵兔,陣前殺賊,衝鋒陷陣氣吞山河如虎,誰還敢小看這小太監”吳三桂冷笑,舉目掃了諸人一眼。 諸將皆臉上一寒,低頭不語。 “你等不要再搞事,眼下頭等大事乃禦敵,清軍已至阜新,這場風雪雖能延其腳程,但該來的總歸要來,這幾日多把心思放在城防工事上”。 “末將遵令”諸人頷首。 最遲今日晌午,那小太監應該到了吧。吳三桂舉著茶杯,看了一眼外間風雪滿天。 宮字營比吳三桂預計的晚了很多。 綏中距離寧遠城雖只有百里路,然則風雪擋道路難行,直至午後未時過半(下午兩點)才至城下數里外。 寧遠,邊關重鎮,百年間歷經無數腥風血雨,方圓十里,枯骨累累。 近城卻還未望見城的時候,前方一批快馬來報,遼東總兵吳三桂率部來迎,常宇聞言立刻驅馬向前,遠遠便見風雪中一隊人馬快速駛來。 帥!真他媽的帥!初見吳三桂第一眼,常宇就忍不住一聲喝彩! 史書記載吳三桂南北混血,堪稱美男子:“三桂巨耳隆準,無須,瞻視顧盼,尊嚴若神。延陵將軍美丰姿,善騎射,軀幹不甚偉碩而勇力絕人。沈鷙多謀,頗以風流自賞” 身材沒多高大,但帥的一筆和朱審烜的俊美一時無兩。 “遼東總兵吳三桂恭迎督主大”吳三桂下馬,餘眾皆雖其後。 常宇不敢怠慢,也急急下馬:“久聞吳將軍盛名,今日一見,風采之高,平生僅見!” “督主謬讚,末將也未嘗想到督主如此年少不凡,人中俊秀當實可敬”吳三桂也是奉承高手。 兩人上馬並肩而行,隨意言語,談笑甚歡,小太監不時偷偷打量這個大明末年,最為著名的武將,心中頗有感慨。 武將世家,生母不詳,他爹吳襄原錦州總兵,後聯姻祖大壽,兩家在遼東勢力更盛,後期手握大明最精良的部隊,在遼東呼風喚雨,說是個土皇帝也不為過。 眼下大明最精良的關寧鐵騎就在吳三桂手中握著,而這位大明朝最具爭議的武將就在常宇眼前。 闖賊破大同之時,朝廷令吳三桂放棄寧遠退回關內馳援京城,吳扭扭捏捏不情不願,剛入關不久聞闖賊已攻佔北京城,明帝亡的訊息後,一邊穩住闖賊假意投降,一邊派人去求多爾袞幫忙,史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