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最南有座山名老山,在山腳東邊有個鎮子叫泰山鎮,鎮子緊鄰長江對岸就是南京城,因緊鄰長江渡口鎮子繁華無比,是南來北往客商歇腳之地,茶樓酒肆客棧一應俱全。 半晌午天色放晴,正北方來一直兵馬將鎮子的寧靜打破。 這是一支騎兵隊伍,月末三五百人,奇怪的是個個都光著膀子,實讓人莫不著頭腦。 不用說,這是冒雨行軍的常宇一行,至於為何光著膀子,溼漉漉的衣服你穿著舒服啊。 長江就在眼前,常宇略顯激動,後世他曾遊南京數次,如今再臨恍然如夢,入眼之處沒了那些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盡是自然風光,令其感慨萬分,他甚至根據地勢能推斷出,這泰山鎮就是後世的長江大橋所在。 昨天傍晚雨勢漸緩時常宇便決定冒雨行軍,就這這樣溼漉漉的走了一夜,比預計稍晚了些在此時抵擋江邊鎮子,正趕上天色放晴,只是這一路自是受了不少苦。 常宇從來不會虧待自己的兵馬,一聲吆喝四百餘騎衝進鎮子,不管是路邊攤還是客棧酒樓直接就給包圓,好吃好喝全拿上來,東廠就是不差錢。 卻也惹得來往住店打尖的客旅們頗有怨言,而對當地村民來說卻是好事,紛紛拿出自己家的雞鴨魚蛋賣給這些當兵的。 常宇在一家客棧裡洗漱一番後,換了乾淨的衣服(他行李在馬車裡沒淋溼)蓮心已將他的飯菜端了過來,五六個雞蛋,醬牛肉,雞湯,可謂豐富的很。 正大快朵頤時,況韌來報:“來了一撥人,說魏國公府派來相迎廠公大人,言魏國公就在對岸相候”。 常宇一怔,訊息這麼靈通。 不愧是魏國公府。這算是炫耀實力麼? 只是,你想來接我就讓你接啊,常宇決定避而不見,在鎮子上略微修整後,讓況韌率部渡河,自己則帶著素淨師徒和宋洛書及李慕仙,五人喬裝溜到碼頭僱了艘船渡江。 江水悠悠,蓮心和素淨第一次見到長江神情激動不已,常宇望著對著隱隱可見的南京外郭城似笑非笑:“哼,魏國”。 李慕仙聞言側目:“不至於吧”。 “沒有什麼不至於,環境會讓人膨脹,讓人迷失,本督此來便是為了讓其清醒一下”常宇微微冷笑。 近半個時辰,渡船過江直接拐入秦淮河,河面船隻來往不絕甚是擁堵,船家父子小心的撐杆拍漿,素淨師徒在船尾指指點點看著風景,常宇和李慕仙宋洛書在船頭仰頭張望南京城牆,這也是常宇第一次見南京外郭城牆,均高三丈(8-10米)氣勢磅礴,京城強更是雄偉,城高14-26米,如此高聳堅固,常宇實難想象朱由菘,馬士英和阮大鋮那一幫腌臢貨到底有多無能。 “這城牆修的如此高,得費多少人力財力啊!”宋洛書感慨著,李慕仙點點頭:“聽說修了二十八年方成呢,花費無計”那船家聽了還插話道:“傳聞那時候修城牆沒銀子了,還是那沈萬三捐的錢,南邊聚寶門的由來就和沈王三有關係……” 船家滔滔不絕說著傳聞逸事,一船人聽的津津有味,獨常宇心裡直翻白眼,事實上明城牆和沈萬三毛的關係都沒,甚至朱元璋和沈萬三也沒有任何的交集,因為在他打天下坐龍椅之前,沈萬三就早已去世了,這些根據沈萬三以及其後人的墓誌銘已得到驗證,根本就不是一個時代的人。 秦淮河在外郭城內,貼著京城牆外,實則充當了護城河,船過水門之後沿著城牆一路向東,沿途風景寥寥,南岸有村舍多荒涼,直至到了水西門,秦淮河分了個支流直入城內,主流依然在城牆外充當護城河。 入城的這一段秦淮河才正真是十里秦淮的精髓所在,沿岸繁華絲毫不遜後世,各種夜店鱗次櫛比,臨河多為豪門庭院一等一的河景別墅,更有夫子廟,江南貢院等,雖是白天沿河街邊亦是熙熙攘攘,看的人眼花繚亂。 “小宋,到了秦淮河你最先想到什麼?”李慕仙笑的有些猥瑣問宋洛書。 宋洛書笑而不語,常宇卻脫口而出:“秦淮八豔”。 李慕仙一怔:“八豔?這秦淮河八百豔也不知止”說一頓:“大人說的莫非是八個有名的花魁,說來給貧道長長見識”常宇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