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營一處房頂上黃得功臉色凝重,周邊火光四起,殺聲漫天,望正東那片火光,眉頭緊皺:“狗日的韃子竟這麼沉得住氣”。 他動用麾下步騎所有兵力才把阿濟格的五千騎兵拖住,利用村落巷戰以及預先埋伏的制高點以弓箭壓制清軍終於佔的上風,企圖誘其大軍前來救援,然則對方主將竟然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不為所動! “總兵大人,韃子這是被小督主給陰怕了,他們不上套,咱們這一下午佈置恐怕落空了”翁之琪在旁嘀咕著。 黃得功哼了一聲:“小太監手段高,但老子也不是吃素的,且看老子手段”。 人都是矛盾的,對於常宇這個內宮小太監黃得功是非常佩服的,率兵從西打到北然後打到南,力挽狂瀾所向披靡但凡帶兵將領都深感欽佩,但卻又非常的不是很服氣,一個從未打過仗憑空冒出來的內廷小太監都能屢戰屢勝,這讓他們這些南征北戰浴血沙場幾十年老將情何以堪,情何以堪,情何以堪。 但小太監為什麼會屢戰屢勝?除了他得天獨厚能第一時間呼叫最好的資源,以及身份的特殊不受任何掣肘的因素外,其的確有兩把刷子,用兵之靈活,用兵之陰險,當世少見! “大人是要提前動手,敞開臉和韃子明對明的幹麼?也罷,加上京營那些菜瓜咱們至少兵力佔優加上夜色掩護,至少可保吃不了什麼虧”翁之琪挑眉道。 黃得功嘿嘿大笑:“扯淡,若如此硬幹老子何必費那麼周折”,說著遠眺四下:“撤兵”。 翁之琪一怔:“大人這是何故?” 明軍藉助兵力優勢利用村落巷戰伏擊清軍一度佔的上風,卻突然撤兵後退,這一舉動連黃得功麾下諸將都有些迷糊,可想而知遠處觀戰的多鐸,此時當時一頭霧水。 看不懂,看不懂,為何突然撤退了。 “老十五,明狗要逃了還不快下令追!”阿濟格見明軍撤退開心的像個四十歲的孩子,嗷嗷叫著急忙催促多鐸下令。 然則多鐸卻這個被乾隆帝稱為開國諸王戰功之最的悍將,很是沉得住氣,確切說他此糾結不已,因為他搞不明白明軍這一手到底是真是假。 早在午後他發兵之前探馬便偵察到,明軍在此地有兵力兩萬以上,可是先前在亮馬河演前戲的只有五千騎兵,餘下的他猜測要麼早已溜走,要麼伏在不明處,此時已證實餘下明軍餘下兵力利用村落部署了一個局把清軍纏住。 可經過剛才觀察以及親兵的偵察後得知,眼下週圍明軍在此的總兵力也不過萬餘,也就是說,明軍一定還留有後手等他上套。 明軍的企圖被他看破之後,他更不著急了,甚至很是得意,真當我大清將領都是粗魯無腦之輩麼,一而再再而三的上當受騙。 於是多鐸津津有味的看著明軍表演,他就想看明軍這出戏要演到什麼時候,至於陷進村落巷戰中的五千騎兵,他一點兒都不心疼。 畢竟不是城內真正的巷戰,除了在村舍中騎受掣肘外,村落之間田野限制極小,明軍此時佔得上風不過是依靠兵力優勢,也僅僅是佔得上風,若想大敗明軍,怕是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只是,明軍突然之間急急撤兵而去,這讓他一頭霧水有點懵逼了,是不想兩敗俱傷,見好就收呢,還是要誘敵深入。 追是不追呢,望著漆黑的夜空,多鐸糾結了,若是白天一覽無餘之下,明軍再多人馬他也追殺過去了,可眼下天色漆黑,不瞭解周邊的地勢以及局勢的情況下騎兵和步兵作戰未必佔到多大便宜,甚至還不如步兵靈活機動! 再者明軍已知的兵力若都在這裡他也毫不猶豫衝過去,可偏偏他知道明軍還有兵馬未現身,去了哪呢? 早早離去了,還是在前邊打埋伏呢,多鐸相信明軍能在村子裡暗伏一招,那後邊就有可能第二招甚至還有第三招。 “老十五,你到底還追是不追了”阿濟格見明軍疾退,又有夜色掩護,若是再墨跡就是想追也追不上了。 “報,王爺”西南數里亮馬河內發現明軍伏兵,就在這時有探馬急報,多鐸一怔,隨即一喜:“本王就知道明狗留的一手!” 說著對一臉愕然的阿濟格道:“十二哥,我所料不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