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縣的七八萬精銳秦軍和百陌城的義軍同時有異動,他除了加強警戒外,什麼也做不了。再者,數量如此龐大的流民,他就算攔截下來,也沒有足夠糧食供應。
沒有辦法解決流民的飢餓問題,強行攔截的結果只會是引發更加嚴重的後果,所以,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量的百姓逃進百陌城裡。
第343章 官二代的楷模
“什麼,近百萬流民?”巫悠被手中的塘報給嚇得臉都綠了,額頭上滲出豆大的冷汗珠子。
若大一個百陌城,不算先前湧入的十幾萬流民,滿打滿算也不足二十萬人,一下子湧來近百萬流民,不把城池給擠爆才怪。
即便先前做足了接收大量流民的各種準備工作,但他估算最多也就五十萬人以下,而且估算是陸陸續續過來,所以,大半臨時營地仍在緊急建造之中,現在流民的數量翻了一倍,還是一次性的狂湧而來,這玩笑開大發了。
衛大衙內也被這個數字給嚇了一大跳,心中既高興又緊張,唐帝國內亂,死傷的人不計其數,現在又失去百萬流民,絕對傷到了筋骨,休養生息十年都未必能夠恢復元氣,彼消我長,秦帝國國力又增漲不少。
不過,一下子湧來這麼多人,這安置工作也真夠要命的,光是糧食的消耗就能要了他的小命吶。
為解決這個要命的問題,衛大衙內不得不召開緊急會議,百陌城裡所有的高階官員都被召來開會。
其實,巫悠先前所進行的安置工作很好,只需要沿著他的方案進行下去就行,最要緊的是解決流民的臨時居所和糧食、布匹、棉花、衛生這幾方面的問題。
有人提議限制流民每天的糧食供應,但卻給衛大衙內當場否定,限制糧食極可能引發流民的不安,如果被心懷不軌之人再散佈一些流言,越發引起流民的恐慌,嚴重的可能引發騷亂,所以,糧食、布匹、棉花只能從各地緊急調來。
臨時營地和房屋倒容易解決,地方有的是,只需要動員流民伐木建築就行,只不過需要大量的人手來加快建築的速度而已。
衛大衙內一聲令下,所有大小官員立時忙得雞飛狗跳,大量的信使持著他的令諭趕往各郡縣,著令太守縣令緊急調糧。
住在城外臨時營地裡的所有流民都被緊急動員起來,伐木的,搬運的,鑿冰挖地的,總之都賣力的幹,百姓們都沒有怨言,人家供給吃的,住的,穿的,讓他們幹活兒是應該的,何況還是幫助他們即將到的親朋好友鄰里鄉親。
所有的人都忙雞飛狗跳,衛大衙內卻在太守府裡大擺宴席,巫悠坐陪,客人是百陌城裡所有的世族豪紳商賈,總之都是有錢的主。
衛大衙內沒跟這些大款客氣,開門見山的說明宴請他們的目的,我現在有困難,希望得到大家的鼎力支援,捐點糧食布匹什麼的都行,大家的人情,我會記在心裡。
這一番話,擺明了是白要,至於什麼人情會記在心裡,你可以理解為衙內是在開空頭支票,也可以相信他說的是真的,真的記住了這份人情。
一眾大款的臉上頓時皺成苦瓜樣,前些天剛送了大禮,這會又張口索要,這也太狠了吧?
他們一個個哭喪著臉,輪流倒苦水,說什麼家底不夠豐富,今年收成不好,又接連碰上戰事什麼的,總之各種藉口,彷彿他們也是窮得一日兩餐都吃不上的窮人一般。
他們心裡也清楚,不捐就會得罪衙內,只怕連門都出不去,捐太多又肉痛,因此先哭窮,等會捐少也有理由。
不少人象徵性的捐了一些,也有小半人捐出不少,他們心中的想法大體相同,都是頗有眼界,看得長遠一些,當是真心依附的投資。
就算衙內真的是開空頭支票,他們損失了一筆,但只要田地在手,半年就能賺回所有的損失,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