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熱鬧氣氛一直持續到皇上和太子相繼離開,太后才把孩子交給奶孃,開始給俞宛秋介紹在坐的各位。
皇上的妃子介紹完後,俞宛秋知道,今天的會晤,該要進入正題了。
太后首先指著隨儀仗隊去接她的兩位說:“她們倆你見過了吧,一個是吳昭訓,一個是曾奉儀,要論起親戚來,她們還是太子的表妹呢。”
城門口見面時人多嘈雜,俞宛秋隱約聽見了她們的姓氏,當時就猜到可能與太后和皇后有關,沒想到還是太子的親親表妹。
看來太后和皇后在給太子納妃這件事上已經達成了共識,一家封一個,省得攀比。以前她們之間好像也爭得厲害,太后曾自作主張,派人去吳家提親;皇后更狠,直接把孃家侄女送到太子床上。
她們爭來爭去,沒想到一個庶女橫空出世,霸佔了太子妃位置,她們痛定思痛,決定一起聯手?還是,想用這種方式。在宮裡求得一種平衡,讓太子身邊既有吳家人,也有曾家人,以長久保有吳曾兩家的榮華富貴?
不管太后和皇后怎麼想,她只管裝糊塗,很有禮貌地說了一聲:“表妹好。”
“太子妃萬安!”兩位表妹趕緊上前見禮。
太后臉上泛起慈愛的笑意:“這樣就好,以後大家和和氣氣的,一起侍奉太子,哀家還想多抱幾個孫子呢。”
見俞宛秋沒吭聲,又把另外幾個叫過來說:“她們都是皇上欽點的良家子,等會你回東宮的時候一起帶過去。”
良家子。好像沒有正式品級,但也是太子的女人,一旦得幸,就可以冊封。唐朝那位有名的沈珍珠,就是以東宮良家子的身份生下了一個兒子,被皇帝封為皇太孫,立刻問鼎太子妃寶座。
良家子一共有八位,劉紅芙,吳清瑤都名列其中,再加上吳昭訓和曾奉儀,也就是說,太后一下子就為太子納了十個女人。
——俞宛秋後來才得知,太后想塞進太子東宮的女人,本來有二十個,十個沒品級的良家子,十個有品級的:良娣、良媛、承徽、昭訓、奉儀各兩位。皇帝那隻老狐狸,既不肯得罪老母,又怕惹火兒子,自己折衷了一下,把人數減半,品級降低,只冊了兩個低品級的昭訓和奉儀。當太后表示不滿時,皇上承諾說,只要她們得到了太子的寵幸,一定馬上加封。若一開始就封一堆,結果太子根本不喜歡,豈不白白佔著名額?以後太子再有新寵時,反而沒得封了,太子的妃妾數目也是有限度的。
互相妥協的結果,是吳、曾兩家各封了一個,吳家姑娘品級略高於曾家,以示對太后的尊重。
當然,這是題外話,姑且不表。
讓我們再回到太后的慈恩殿上,太后說出那句話後,笑眯眯地瞧著俞宛秋,若給不知內情的人看到了。還以為太后說的是:“那道點心你喜歡吃,等會回東宮的時候帶點過去。”
俞宛秋的笑容有點苦惱:“剛剛來的路上,就為這事,太子差點拂袖而去。”
太后不悅地反問:“就為這事?”
“是啊,他說,他是軍中主帥,軍中將士盡是光棍,他卻在軍營裡成親,本來就已經很慚愧了。但他是家中獨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他怕自己遭遇不測,想給一脈單傳的趙家留一線血脈,這才娶了我。如今妻兒俱有,若還不知足,只管娶了一個又一個,叫軍中將士作何感想?國中百姓又會怎麼看?”
太后語塞,半晌才抓住要點:“他既知道趙氏乃是一脈單傳,就該知道開枝散葉的重要性。”
俞宛秋不急不徐地回道:“太子說,許多將士也是家中獨子,人家也想回家開枝散葉去。”
太后再次噎住,但到底當了多年主母,腦子和口才都不錯的,很快又抓住了另一個要點:“太子怎麼說我們姑且不管,你是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