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見他洗好了臉道。
“好的叔。”張二狗馬上進入房間,取了一掛又大又長的鞭炮來到門口放。
村裡面,已經有人家開始放鞭炮。
聲音不絕於耳。
村子裡一百戶人家,你放一掛,他放一掛,整個山村就沒有不熱鬧的。
小丫忙跑到門口,望著張二狗放鞭炮,臉上盪漾著幸福的笑容。
張二狗取出打火機,點燃了引火線,沏,砰,馬上,一個個鞭炮接連炸響,閃到一邊。
小丫嚇了一跳,忙用雙手捂著耳朵,蹲在門坎上,望著炸響的鞭炮雙臉彎成了月牙兒。
一掛鞭炮放完,袁圓園、三丫也已經把餃子包好,下鍋。
半個小時後,一家人都圍桌而坐,吃起了餃子來。
中午不吃,到下午三點半,就可以吃年夜飯了。
所以中午那頓不吃,也沒有什麼。
餓了,就吃點年貨。
什麼芝麻花塊、爆米花片、爆米花等,都是這個年代各家各戶年底會做的傳統美食。
芝麻花塊,就是用黑芝麻與糖在鍋里加熱混和在一起,冷卻後壓平,切成一塊一塊的。
有著芝麻的香味和米糖的甜味。
一般來說,用白糖也可以做。
不過米糖,顯然更加的好。
只不過傳統的米糖做法有些複雜。
先要買麥子,然後培育成麥芽苗,再用大米配合麥芽,放到鍋裡熬製。
去渣,直接熬幹,最後水乾了,剩下的就是米糖了。
費時、費力又費柴水,又要細心,耐力,沒有個大半天是熬製不出來的。
米糖,又叫麥芽米糖,工藝相對來說費時費力,原料簡單,大米、麥芽和水。
只是冬天,麥粒的發芽過程因為天氣的關係,要慢的多。
爆米花塊,和芝麻花塊的做法其實是一樣的。
無非就是麥芽米糖與爆米花在鍋裡與米糖加熱混合,然後出鍋壓緊,冷切後再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
以前的農村,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會做。
還有一種非常古老的美食,那就是年糕。
年糕的做法,相對比較簡單。
大米就行,一般會選用優質的糯米來做,越軟越好吃。
冷後,就會沾成塊,硬邦邦的。
加熱,馬上軟化,這就是糯米的特性。
年糕的做法,五花八門,各種做法,方便快捷。
可以油炸、烤、蒸、煮、粘雞蛋黃炸等。
弄點黃豆粉或蜂蜜一粘,會更好吃,沒有,就白糖或紅糖也行。。
年底的時候,張二狗和三丫幾人,一起打了三塊大年糕、兩鍋爆米花塊和黑芝麻塊。
三丫裝了一盆子,放在桌上,又油炸了一盆年糕,一盆油圓。
餓了,就時不時的拿一個放入口中吃就可以。
吃完早餐。
就要殺雞、殺鴨、殺鵝、殺魚、準備幾樣素菜,差不多就拼湊成一桌子菜。
現在家裡,也就只剩下五口人。
二丫不出嫁,有六口,今年只有五口。
兩個小孩子,又沒有長大,還吃不了飯,只能吃奶,準備五個人的飯菜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