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0部分

10日下午15:00,外巡部隊傳回訊息,日本海軍距離大連只有一天的路程,陳策得到情況後,臉上滿是興奮之色,“來了,鬼子的軍艦終於來了,這次一定要狠狠打擊鬼子的艦隊。”

可是,在看到後面的情報後,他的興奮神色瞬間收起,“不妙啊,來的是日本北方艦隊的主力,連旗艦‘那智號’重巡洋艦都來了,還有‘風號’、‘雨號’、‘電號’、‘雷號’四艘驅逐艦和二十餘艘運輸船。”

陳策,海軍二級上將,國民革命軍海軍第四艦隊司令、海軍部常務次長,因為在廣州與日本海軍作戰中損失了一條腿,被稱為“獨腿將軍”。

從1937年8月,日軍派出航母“龍驤”和“鳳翔”等海軍艦艇,對珠江口實施封鎖,並先後三次對虎門要塞發起大規模攻擊。中國守軍在海軍部次長陳策的帶領下,以過人的勇氣和奇謀險招,堅守要塞一年多不失,陳策為此還失掉一條腿,寫下可歌可泣的篇章。

1937年8月,日軍派遣包括航母在內的強大海空編隊,氣勢洶洶南下,對珠江出海口實施封鎖。

當時,中日上海之役激戰正酣,南京保衛戰也即將打響。日本當局認為,中國幅員廣大,人力資源充足,但國內的戰爭物資儲備不足以支援長久抗戰,必須依靠國際援助和物資進口,而三分之二以上的進口物資都要經過珠江口進入內地,一旦將這條補給線切斷,中國將不戰而降。

珠江出海口掌控在誰手中,事關整個戰局走向!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急令粵守軍阻塞珠江六大出海口,特別是守住虎門要塞,因為它扼珠江主要出海水道,有“金鎖銅關”之稱。

此時執掌鎮守虎門帥印的是海軍中將陳策,他以國民黨中央執委,海軍部次長的身份,率領第四艦隊(又稱粵海艦隊)和海軍陸戰隊守土。

開赴虎門的日軍艦隊叫南支派遣艦隊,由高須四郎海軍中將率領,僅航母就有“龍驤”和“鳳翔”兩艘,還有被稱為日本海軍現代巡洋艦里程碑的“夕張”以及現代化驅逐艦“疾風”、“追風”、“朝顏”等。

而陳策的粵海艦隊,主力艦艇僅兩艘:巡洋艦“肇和”和巡防艦“海周”。“肇和”是清朝從英國購買的渦輪透平主機巡洋艦,在多年內戰中東征西伐,艦體老邁,已經傷痕累累。“海周”購自法國,是早已淘汰的舊掃雷艦,當初陳濟棠買來供海關緝私用的,只有前甲板一門127毫米火炮有威力。

粵海艦隊還有“仲元”、“仲愷”、“堅如”、“執信”等淺水炮艦,“海瑞”運輸艦等也相繼加入艦隊。除此之外,陳策手上還有最新式的武器,就是四艘從英國和義大利購進的先進魚雷快艇。

但是,粵海艦隊的軍艦,滿打滿算幾千噸,還比不上日軍一條航母的噸位。陳策知道硬碰是不行的,他設計的抗敵策略是:以虎門要塞兩岸和江心三島炮臺火炮為防禦主力,粵海艦隊的“肇和”和“海周”巡弋於虎門前沿至大鏟島一帶(約15公里外),協同要塞作戰,此外用水雷等物封鎖水道。

就陸上實力來說,粵海軍方面也並不強大。原本,虎門要塞上有70多門德國克虜伯大炮和英國維克斯大炮,但之前的內戰就不斷讓陸軍借走,只剩下不到40門。陸戰隊員也少,加在一起不到陸軍的兩個團。當時的粵空軍飛機,因大部分已北上到淞滬戰場,留在廣東僅有霍克三型戰鬥機九架,對虎門要塞顯然不能提供太多的掩護。

雖然形勢險惡,“悍將”陳策並不膽怯。陳策長期指揮“中山”、“飛鷹”、“肇和”等艦在珠江河道、萬山群島乃至瓊州海峽東征西討,護航、剿匪、搶佔地盤,殺進殺出虎門已是家常便飯,對於複雜的珠江水道和這一帶地形瞭如指掌。這一優勢,在其後的謀兵佈局和戰術運用中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