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有經驗的人越相信自己的認識。
也就越難接受新的事物。
黑牛城雖然出錢出力,但改裝的風險終歸是需要他們自己來承擔。
無論誰來說,自己命才是最重要的。
要想說服他們,最直觀的方式當然是實物演示了。
白雲鎮有著這個時代最大的電動拖船隊伍,裝上去的電動機組和各種裝置確實好用。
減少了人力的同時,也簡化了操作,加大了行船的動力。
就算逆流,也有不小的速度,遠超原來的效率。
只不過,淮河雖寬,終究是內河,風浪有限,比不得海船。
改裝最多的拖船並不以速度見長,只是在動力,操作上有不少改進。
要把這種優勢落在海船上,估計還得好一陣研究。
其中最大的困難,大概就是白守良前世的動力機組,其實靠的是原油發電,熱值大,技術成熟。
換成了電池組,不說能耗體積增大不少,還加重了船體本身的重量。
河運的船隊倒是對白雲鎮裡來回奔跑的電動拖船非常感興趣。
載重大,行駛平穩,逆流而行看起來也不怎麼費力,還不用裝太多風帆划槳之類,確實很適合內陸大河船運。
轉運石炭和鐵礦的運輸設施也很給力,保證吞吐量大的同時,又經營的井井有條!
這一切,直觀的讓參觀的人覺得,這樣的碼頭綜合體,聚人,聚財,跟田畝具有了一樣的傳家屬性。
合建碼頭的事情進展最快,淮河沿岸十一個,沿海九個。
光是洪澤湖就預備了三個,這還不包括一個專供洪澤湖巡檢捕盜專用的水兵專用碼頭!
對於洪澤湖水賊,其他問題不管,招惹黑牛城用於運送海貨的船隻就不能放過。
這麼長的水運線,不能把人手都困在船隊上浪費運力!
敲定一碼是一碼。
接下來就是選址和工程建設了。
工程部的林山這回算是發達了,他的隊伍備受爭搶。
任誰都知道,越早建好越早發財。
不管往海邊的水路什麼時候通,只要碼頭修好了,這淮河邊上的生意就能養活好大一幫子人。
工程隊現在家大業大,黑牛城轄下的兩座鎮子,大的工程早已結束,就是收尾的零星部分也陸續在不斷完工。
林山正發愁手下的這些隊伍如何生活。
好不容易鍛煉出來的人手,就黑牛城這點地方,用不了這三四千的隊伍,也沒有什麼新工程開建的風聲傳過來。
這個年,工程隊的人馬,過得可是心驚膽戰的。
黑牛城的工程隊施工方法獨特,就算大著膽子去別的地方找活,也沒有用的地方。
沒人有這麼大批次的水泥能可勁的用呀。
現在好了,十幾個工地陸續要開,除了留守修繕黑牛城這邊的人以外,三千多人竟然不怎麼夠用了!
林山一下子是又歡喜又痛苦。
外地的碼頭工地自然還有當地的合作伙伴幫助籌備人力物力,不用黑牛城的工程部全部包辦到底。
他們主要還是一個示範和監督管理的作用。
有些事,有些錢,他們都有經驗,那是不能隨便省的!
關乎著未來碼頭的有效執行。
這都是建白雲鎮碼頭時,摸索總結出來的吃虧經驗,自然不能再重複一遍。
專門負責勘察地形選擇地址的人馬,先行出發,順著淮河一路去勘探。
後面跟著的人手成立了簡單的專案隊伍,用來對接各個分建碼頭的人手、材料組織安排工作。
林山居中督促檢查,楊林和錢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