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前的韓國人一聽,頓時惱羞成怒,“你別以為所以韓國歌手都和樸基列一個樣,我會在今晚的頒獎禮上打敗你的。”
“那我等著瞧!”
多說無益,姜倫待上耳麥,不再理會他。
直到舞臺開始上升,還看見這個韓國人正在嘰嘰歪歪,不知道說些什麼。
主舞臺上,一支來自巴西的樂隊表演完畢後,燈光暗了。
全場觀眾看向另一個舞臺,等著下一組表演嘉賓出場。
然而燈光亮起,出現的竟然是一支華夏民樂團。
在這之前,已經有一名日本的女歌姬,請了他們國家的民族樂手,帶著民族樂器演繹了一首東西合璧的歌曲。
而剛才下去的巴西樂隊,也在配樂中加了民族特色,又打手鼓又敲berimbau(撥鈴波琴)。
如今臺上又出現華夏的民族樂器,再配上這完全沒有西方樂器伴奏的音樂,臺下不少人驚喜起來。
“天吶!又一首帶有民族特色的音樂!”
“是華夏樂器,那個像弓一樣的豎琴我見過。”
“太期待了,今晚各國音樂都有淋漓盡致的展現啊!”
“我不覺得,待會兒肯定又是突然加入電聲樂器,雖然感覺沒勁兒,但還是想聽聽。”
“歌手在哪兒呢?是樂隊嗎?”
“沒看見啊……”
就在大家議論紛紛的時候,中間圓形第三舞臺上的燈光亮了,主舞臺和附舞臺上的led螢幕也出現了他的身影。
並且打出了中、英、法、德、意、西六國語言的字幕:《青花瓷》……姜倫(華夏)。
下一秒,音響裡奏出了華夏五聲調式的音色,古色古香,極度唯美,真有一種天籟的感覺。(未完待續。)
第349章、We are the world!
對於學慣了白話文的老外來說,《青花瓷》歌詞的語句和結構,無意是很難懂,很頭疼的。
即使臺下一部分華人,也得慢慢品才能理解。
但是這首歌詞又不同於古文,其中還是有很多讓人眼前一亮的詞句。
譬如“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
兩句話三個“惹”字,從結構上形成排比和類迭修辭,而這個“惹”,又是從六祖惠能那句著名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中得到的體會。
用“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這段文言詞句以景入情,然後再承接較為白話的下一段“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以為對仗。
因為芭蕉與門環都是靜態的實物,只能被動的等驟雨,等歲月侵蝕後慢慢氧化的銅綠。
但人稱代名詞的“我”卻跟芭蕉與門環不一樣,因為“我”是可以自由移動的,於是“我”偶然間經過江南小鎮邂逅“惹”了你,並不是被動的等你了,而是主動的去認識你。
所以雖然同樣都是用動詞的“惹”,但其主動與被動性卻迥然不同,而且在這段詞裡一連用了三個“惹”字,字義相同,用法卻不同,饒富趣味。
副歌最耐人尋味的一句,無疑是“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乍一聽一看,似乎是表示離別後的等待之情,但細細品味就會發現,其中更多是無奈。
因為這個等待,是未知歸期的等待,因此這段別離也更具哀傷之意。
天青色最初描述,出於宋代汝窯,並有宋徽宗批示的“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而青花瓷總體分兩種顏色——灰藍色和深藍色,所以歌詞裡的“天青色”已經變成了一種文學描述,至於什麼是真正的“天青色”,全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