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的怎麼就忘了推脫責任,如此實誠的就把事情原原本本吐露出去,簡直就是鬼迷心竅,險些就擔了大責任,幸虧有貴人暗助。還是李大人厚道,估計也是真如他所說,看在都是歸德長公主一家人的份上。
一刻鐘後,書吏寫好供狀,高掌櫃痛快的畫押,被暫時帶到屋內看管起來。
而另一邊黃公公被押了出來,又爆發出新的一波叫罵浪潮,烈度比方才尤甚,狂亂的聲音幾乎要掀翻整個院落,因為所有圍觀審案的百姓一致認定黃公公是罪魁禍首!
黃公公嚇得面無人色,他自認沒有什麼破綻,並不怕李佑會對他怎麼樣。但他擔心李佑故意疏忽,放縱百姓衝上來圍毆他,別最後他付出了小命,而李佑卻又是罰俸三年!
“說罷,你的乾爹是誰?”李佑漫不經心的問道,就好像話家常一般。隨後又補充了一句:“不要說謊,本官能打探的出來。”
太監都有乾爹,就像文官都有老師一樣。
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
把太監的乾爹比喻成文官的老師,雖然有點損,但事實上兩者在彼此政治中的作用確實差不多。
如今宮中內監三大巨頭,專業術語叫三位內相大璫,是司禮監排名前三位的麥承恩、段知恩、吳廣恩,所謂的三恩是也。
權力代表著重心,如今這三人就是像是三個源頭,若追查其他太監的跟腳,無論是那條支流,最後都要扯到這三人身上。
這三人中,李佑與出自歸德長公主身邊的吳廣恩有交情,看天子大伴段知恩很不順眼,與出自錢太后身邊的麥承恩沒什麼往來。
卻說李佑突然問起黃公公的乾爹,讓他心裡仔細想了想,沒有直接回答,“李大人問話便問話,問這些多餘的作甚?難道李大人問案是要根據出身看人下菜麼?”
不說就不說罷,李佑沒有繼續追問這個問題。但他可以斷定,黃庸肯定不是吳廣恩那邊的。如果真是吳廣恩這邊的人馬,不可能會找林駙馬的店鋪牽頭囤積居奇,這不是給自己的靠山長公主招致罵名和隱患麼。
“高掌櫃已經全盤招認,你也招了罷。”李大人淡淡的說。
既然站在這裡成了被審問物件,黃公公反而鎮靜下來。他也豁出去了,按照自己事先擬定的說辭,高聲道:“我搶購煤炭乃是為主分憂、盡忠於上、恪盡職守,所圖惟有大內所用不缺!無論大人你怎麼看,京城別人怎麼罵,我問心無愧,誰讓我吃的就是皇家這碗飯,想的就只有皇家之事。其它沒有什麼可招的!”
李佑大喝道:“什麼叫沒什麼可招的?高掌櫃可是說了不少!”
高掌櫃說了那又怎樣?黃公公暗中嗤之以鼻。
他發現聞名遐邇的李佑也不過如此。剛才談話也好,現在審問也好,說來說去的都是很無趣的車軲轆話,沒見有什麼機敏出彩之處。真是名不副實啊,不曉得廟堂諸公怎麼會被這樣的人屢屢辯駁到啞口無言。
黃公公又想道,高掌櫃招出囤積居奇的具體過程也無所謂,這是他們兩個事前商量過的。有大義在手,為了免遭皮肉之苦。供認出行事的細節並沒有什麼。
因為細枝末節動搖不了根本大局。只要他守定效忠皇上這個說辭不鬆口,誰能把他怎樣?難道他為大內著想,聽到西山變亂的訊息後提前多訂購一批煤不對麼?
若僅為惹了民怨被強行處置更好。至少皇上會念他的好,覺得他忠心辦事反而受了委屈,以後會有機會加倍補償回來的。
李佑沉思片刻。“那以你之意,就是承認高掌櫃的招供都是確實?高掌櫃供出的你們聯手其他鋪子,大肆收購煤炭都是確鑿無誤的?”
至此黃公公感到徹底放了心,每一步都在按照他設想的套路來的。
他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