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7章 破壞水渠

當然瀋陽也提供了備選方案:交換礦場,瀋陽把一個探明的超級鐵礦場的資訊,和他們進行交換,購買土地的事情他們自己想辦法,否則那就是持續的官司。

接到授意的新的總經理,當然知道怎麼做,現在整個羅伊山集團都在停擺狀態,損害了絕大多數人的利益,想要透過方案自然不難。少數幾個有想法的股東,現在也不敢反對。

達成合同後,瀋陽收回上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又花了鉅額的資金,填上了被破壞的部分,重新在上面鋪設了水泥加鋼鐵結構的水渠,礦場上的礦坑,則變成了湖泊和溼地。

二十多公里的圍欄也快速到位,等圍欄連在一起後,近7.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也算是完整了。

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查,這裡短時間內已經不適合開礦,算是可以申請廢棄了,廢棄後當然要進行修復,當然現在不需要修復,大量淡水資源是相當難得的。

說來容易,其實整個過程持續了近一年的時間,瀋陽自然不會全程盯著,否則就沒有必要高薪養著眾多的管理人員和智囊團了。

其實在很多人眼裡,瀋陽只露過一次面,他們不知道的是瀋陽可是做了好幾次的淡水搬運工。

想要模仿瀋陽挖人工河,輸入海水的傢伙,只挖了不到十公里,就被相關部門給叫停了,經過論證,這樣做會嚴重破壞現有戈壁、沙漠的地下水資源,還會造成大量土地的鹽鹼化。

其實就是不叫停,他們也堅持不下去了,他們本來就是想要以此為噱頭,來一波融資的,可是跟投的人非常有限。挖運河的費用不算,就是把海水弄進人工河裡,也要克服地勢的影響,那個費用也是天價。

在大多數澳洲人看來,這完全就是在收智商稅,至於那個亞洲人是怎麼贏利的,什麼?!有贏利嗎!?

在所有稍有點經濟常識的人眼裡,瀋陽都是虧損的,但沒有辦法,瀋陽手上有礦,玩的就是一個情懷,玩的就是一個任性。所以這樣的專案,哪裡會有人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