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端端正正的叩首,一口漢話說得字正腔圓,稱謂把劉承宗說蒙了:“大梁國參將阿六,叩見大元帥。”
大梁國?還是大梁國參將,有官銜的。
劉承宗覺得很奇怪,他打量著面前頭髮斑白的老將。
老是老了點,但看著也不像是活了七百多歲,朱溫都死那麼多年了,還有遺將在世?
阿六一番畢恭畢敬的解釋,劉承宗才弄明白,這個大梁國,是四川永寧土司奢崇明的大梁。
阿六的人生經歷,幾乎是萬曆以來,四川動盪時代下的縮影。
他生在永寧,萬曆二十八年十五歲,在大明皇帝的號召下投身戰場。
那年的六月初六是個好天,他扛著大弩在洶湧人潮裡,攻陷了楊應龍的海龍屯。
後來許多年,阿六都在奢崇明的軍隊裡擔任基層軍官,至天啟元年,他已經是永寧宣撫司的土百總,如果沒有意外,那大概會是他在仕途上的終點。
但是那年,朝廷下詔永寧宣撫司發兵援遼,在極短的時間裡,永年宣撫司瘋狂擴充軍備、招募土兵,他趕上了東風,被提拔為土千總。
那年九月,永寧宣撫司發兵兩萬抵達重慶,阿六以為他們會去到無法想像的遠方,在戰場上和建州土司作戰。
直到九月十六日晚上,他這一級軍官才知曉奢崇明的計劃,次日藉著援遼軍在校場演武的機會,奢崇明的女婿樊龍下令,起手殺了巡撫徐可求等軍政官員二十餘人,正式宣佈叛亂。
那年的十月十八,阿六已經以大梁國參將的身份站在成都城下,城上守軍只有兩千,只需要幾日就能攻破城池。
但他們沒有時間了。
石柱土司秦良玉的弟弟秦民屏和侄子秦翼明進駐南坪關,掐斷他們回重慶的歸路,秦良玉則統兵六千沿江西上。
朝廷的官軍也四處集結,從十月到十二月,他們每天都要打仗,不論走到哪裡都是官軍,混亂之中,阿六的軍隊與主力失散,由大小金川撤進川西高原。
那時他的軍隊有足夠強的戰鬥力,他們能結出長矛大盾兵陣與明軍對壘,也能用火繩槍和明軍對射,甚至很多時候不落下風。
但當地部落對他們沒有好臉色,對付這些敵人要比對付明軍容易得多,所以他們還活著,但損失很大。
最終他找到了一個願意收留他的人,康區的馬匪頭子林卡。
儘管雙方言語不通,但林卡待這支夷兵極好,不但把最好的酒肉提供給阿六,還從領地中專門劃出一片山林,送給阿六的部眾居住。
阿六也沒辜負林卡的親待,儘管顛沛流離讓他的部下損失過半,但仍有完整的軍事體系和武器裝備,作戰中往往能以一敵十,深得林卡倚重。
但在川西高原上,海拔帶來的氧氣變化讓引火物不再可靠,火藥兵器威力急劇下降,由殘兵敗卒組成的流浪土兵裡沒有專業的火藥匠人,弄不明白問題出在哪。
後來火槍就都被賣掉換糧食了,士兵們只好拾起做大弩的老手藝……相比火藥,藥弩更為可靠,也更適合流亡經濟。
而且即使是使用大弩,相比康區軍隊,絕佳的武器裝備、良好的組織結構,依然能讓阿六在面對同等數量的敵軍時立於不敗之地。
在今天之前,阿六從沒想過自己會殺了林卡。
他看見劉承宗的軍隊,就想勸林卡投降。
他們不是沒見識的土包子,對明軍的戰法和火力優勢非常熟悉,天啟元年的成都城下,兩千個守軍就能端出四百門小炮和他的火繩槍對射。
如今他連火繩槍都沒有,士兵手裡都是最大射程百步的大弩,他不想和劉承宗打仗,尤其看見獅子軍裡的那些大管子。
這種地形、這種火力差距,戰鬥已經和士兵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