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該如何回覆他?讓他下一步幹啥?”卡羅爾問道。
史高治想了想,回答說:“首先想辦法繼續向現在的這個工會滲透,想辦法把不願意投靠我們的工會領袖都開除掉,或者意外掉。另外,要讓工會分裂,分裂為技術工人工會和一般工人的工會。讓工人們分裂,相互猜忌,相互干擾。另外,不要試圖讓他們那裡的工會最後變成我們這裡的樣子,即使我們控制住了這些工會,我們也要讓他看起來像是站在我們的對面。”
第三百二十七章,工會風雲(六)
工會的情況從來沒這麼糟糕過。因為上次的失算,工人們對工會的信任程度直線下降了。到處都人在說如果不是工會胡鬧,上次也不會有那麼多人被開除。更要命的是,還發生了人命事故,那個因為睏倦,而不小心被小火車撞死的工人的家人在得知了事情的緣由之後,更是衝到工會,痛罵甚至動手毆打工會的成員。科尼的頭上就被死者的弟弟狠狠的敲了一磚頭,當時就暈了過去,要不是別人救的快,搞得不好,就直接被打死了。
工會本身在人員上也蒙受了不小的損失。在那天不吃“大力丸”的人當中,也包括了三位工會的委員。作為工會的委員,他們自然在準備服用“大力丸”的時候遲疑了一會兒,結果,很不幸的,這三位工會委員也被開除了。
這三位工會委員的被開除,不僅僅是削弱了工會在麥克唐納鋼鐵法國公司的影響,也改變了工會中的委員的人員構成。在原來的麥克唐納鋼鐵法國公司的工會里,技術工人出身的工會委員和普通工人出身的委員的比例是大約是一比一左右的。這個比例其實倒也不是刻意弄出來的。一般來說,在工廠裡工作的工人是不太固定的。無論是鐵打的工廠,還是打鐵的工廠,用的都是自由的流水般的工人。依據後世的某位特別的關注人類的自由和福祉的大經濟學家,在他的那本不知道是經濟學還是社會學的專著裡提出的觀點,正是因為工人們能夠在各個工廠之間自由的選擇,他們的權利才能得到真正切實的保障,因為各家工廠之間存在競爭,如果一家工廠不好的話,他們可以找到另一家。而一旦資本主義私有制完了蛋,所有的企業都變成了國企,那工人可就真的要倒大黴了,因為他不再能隨意的,自由的在不同的企業間選擇和流動了。於是他們就註定會走上通往奴役之路。
不過在現實中,選擇的權利似乎並沒有給工人們帶來更多的除了“自由”之外的權利。比如吃得飽,睡得好什麼的。當然,“自由”才是最重要的。至於其他的多餘的東西,還是留給那些沒法自由的跳槽的史高治之流吧。
因為技術工人的流動性要小於一般工人,他們在某個工廠可能幹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他們自然更容易在這個工廠的工人中擁有更大的影響力。而另一方面,在任何工廠裡面,普通工人的人數都是要大大的超過技術工人的。所以兩種因素的綜合,就使得在這家工廠的工會里,技術工人出身的工會委員和一般工人出身的工會委員在人數上差不太多。但是因為這次的事件,一傢伙就有三個工會委員被工廠開除了,而且他們還都是普通工人出身的。於是新的問題就產生了。
雖然被工廠開除並不是被工會開除,理論上他們依舊是這個工會的委員。但是,工會委員並沒有工資可拿,還是要自己掙錢養家的。所以他們肯定要自由的再到其他地方找一份工作,這樣一來,他們也就和麥克唐納鋼鐵法國公司隔絕開了,他們自然也就無法再有效的履行自己作為工會委員的職責了。事實上,在被開除了兩天之後,他們就離開了巴黎,去了外省的另一家工廠。
新的委員的選舉還沒來得及開始,謠言就又出現了。工會內部有人在說,上次的失敗是有人有意造成的,為的就是將普通工人委員排擠出去,好讓那些拿錢更多的技術工人們控制住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