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三章 紅岸之五

更簡單了,他只想要葉文潔的論文。這項研究理論性很強,更能顯示出他的水平和層次。現在,社會上瘋狂的浪潮漸漸平息,對幹部的要求也有了一些變化,像他這樣在政治上成熟、學術上又有造詣的人,是奇缺的,當然前途無量。至於日凌問題是否能夠解決,倒不是他最關心的。

但葉文潔最終還是沒有把報告交上去,她想到,如果研究結束,基地資料室為這個課題進行的資料調集和外文期刊訂閱就會停止,她就再也不可能接觸到這麼豐富的天體物理學資料了。於是,她在名義上還是將研究進行下去,實際上則潛心搞自己的太陽數學模型。

這天夜裡,資料室寒冷的閱覽室中照例只有葉文潔一人,她面前的長桌上攤開了一堆期刊和文獻。完成一段煩瑣的矩陣計算後,她呵呵凍僵的手,拿起了一本最新一期《天體物理學》雜誌,僅僅是作為休息,隨便翻了翻,一篇關於木星研究的論文引起了她的注意,論文的提要如下:

在上期的短訊《太陽系內新的強發射源》中,威爾遜山天文臺的哈里·比德森博士公佈了一批資料,是有關他在6月12日和7月2日對木星由行星引力導致的自轉擺動觀測中,意外兩次檢測到木星本身發出強烈的電磁輻射,每次持續時間分別為81秒和76秒,這批資料記錄了輻射的頻率範圍和其他引數。在射電爆發期間,觀測到木星表面大紅斑狀態的某些變化,比德森也在短訊中進行了描述。木星射電爆發在行星學術界引起很大興趣,這期刊發的g·麥肯齊的文章,認為這是木星內部核聚變啟動的徵兆;下期將刊發井上雲石的文章,將木星射電爆發歸結為一個更復雜的機制:內部金屬氫板塊的運動,並給出了完整的數學描述。

葉文潔清楚記得這兩個日期和時間,當時,紅岸監聽系統受到了強烈的日凌干擾。她查了一下執行日誌,證實了自己的記憶,只是來自太陽的日凌干擾比來自木星的電磁輻射到達地球的時間晚了十六分四十二秒,這關鍵的十六分四十二秒啊!葉文潔抑制住劇烈的心跳,請資料室的有關人員與國家天文臺聯絡,得到了那兩個時間木星和地球的位置座標。她在黑板上畫出了一個大大的三角形,三個頂點分別是太陽、地球和木星,她在三條邊上分別標上距離,在地球頂點標上了兩個到達時間。由木星到地球的距離很容易算出電磁輻射由木星直接到達地球消耗的時間,她接著又算出了電磁輻射由木星到達太陽、再由太陽到達地球的時間,兩者相差正是十六分四十二秒!

葉文潔翻出了以前自己搞出的太陽結構數學模型,試圖從理論上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她的目光很快鎖定在太陽輻射層中一種叫“能量鏡面”的東西上。從日核反應區發出的能量開始是以高能伽馬射線的形式發出,輻射區透過對這些高能粒子的吸收,再發射實現能量傳遞,經過無數次這種再吸收再輻射的漫長過程(一個光子脫離太陽可能需要一千年的時間),高能伽馬射線經過x射線、極紫外線、紫外線逐漸變為可見光和其他形式的輻射。這些是在太陽研究中早已明確的內容。葉文潔的數學模型產生的一個新結果是:在這些不同頻率輻射的轉換之間,存在著許多明顯的介面,輻射區由裡向外,每越過一個介面,輻射頻率就明顯下降一個等級,這與傳統觀點認為輻射區的頻率是漸變的有所不同。計算表明,這種介面會將來自低頻側的輻射反射回去,於是她就想了那麼一個命名。

葉文潔開始仔細研究這一層層懸浮在太陽電漿海洋中的飄忽不定的薄膜,她發現,這種只能在恆星內部的高能海洋中出現的東西,有許多奇妙的性質,其中最不可思議的是它的“增益反射”特性,而這與太陽電磁輻射之謎似乎有關。但這種特性過分離奇,難以證實,葉文潔自己都難以置信,更有可能是令人目眩的複雜計算中產生的一些誤導所致。

現在,葉文潔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