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把眼睛看向小茹,你家男人出的主意,要是你們自己都不買,那不就說明這是個大坑,咱們怎麼敢下手。要是你們自己大量買進,那就說明這是個賺錢的活,咱就得拿出錢來砸,撈它一筆。
這戰爭債券其實在場的命婦、王妃們哪個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御前會議一開,李二也沒說這事要保密,明顯就是要先把風聲傳出去,看看反應如何。
這要是反應不咋地,那這事就不能幹,要不然發個戰爭債券結果沒人買,那李二陛下和朝廷的臉都丟到爪窪國去了。
要是反應熱烈,長孫皇后這裡再把這些豪門主力家裡的女方給請一起吹吹風,這事就好辦多了。
小茹現在對錢財也無所謂,林風早就交過底了,錢財就是糞土,還是花不完的糞土,可勁花就是。
平常也沒什麼地方要花錢,父母那邊自己轉了一千萬過去還被嚇一跳,以為自己跟林風離婚分家產。
這聽到林風出的主意,小茹雖然沒聽林風說起過,不過這種主意也就林風能出了,唐朝誰能知道債券這玩意。
“不知道朝廷欲發行多少國債,國債利率是多少,期限多久?”
一通話把長孫皇后問的有點懵,這不愧是兩口子,名詞一套一套的,回想了一下李二交代的話,“戰爭債券試行,暫發五百萬貫,如果購買者眾多,再分兩次加發兩千萬貫,期限都為兩年,利率為百三。”
這是李二與幾位重臣商議許久得出的結果,一共兩千五百萬貫,兩年時間朝廷完全能夠用稅收把這筆錢補上,利率百分之三也完全能夠承擔的起,總共是兩千五百七十五萬貫,暫且支撐高句麗一年時間的戰爭足夠了。
過段時間把草原事物處理好,劃分牧場拍賣,這就是大筆大筆的進項,國庫可能都堆不下。
長孫皇后把李二交代的話念了一遍,命婦們就交頭接耳上了,兩年時間,一萬貫才賺三百貫,不是很划算的樣子。
這債券的優點就是勝在穩定,保證收入,以朝廷的信譽做擔保,除非朝廷被推翻,不然這錢就是穩拿。
小茹對這個還是有點了解的,即使現代,一年期的債券利率也已經降得不到百分之三,這還是在現代經濟發達的情況下。古代經濟跟現代沒法比,兩年百分之三的利率就不錯了。
“皇后,既然是林風出的主意,這第一期五百萬貫債券我買了。”
長孫皇后鳳目圓瞪,這麼兇殘?直接就認購五百萬貫,這尼瑪果然是海歸土豪,全部兩千五百萬貫你一家就吃了兩成去了。
命婦們聽到小茹這麼兇,立刻把那些小算盤拋到腦後,這家說要認購十萬貫,那家說要買下二十萬貫,反正家族的錢藏地窖也是藏,還不如拿出來賺點利息。有小茹五百萬貫開頭,自己這十萬二十萬的都是毛毛雨。(未完待續。)
242、不就五百萬貫麼(五更)
債券還沒發行,長孫皇后也不可能先把錢收了,讓侍女記錄下各家數目,湊個總數看看這一波有多少。
算了半天,侍女靠近長孫皇后道:“啟稟皇后,共計一千六百八十萬貫。”
長孫皇后盤算一番,還差八百二十萬貫,這就算差不多了,主力負責了大頭,剩下這些完全可以放到民間。而且還有諸多級別不夠的家族沒有請來,或許兩千五百萬貫債券發行當天就能搶購一空。
其實這些豪門命婦也不是瞎喊,認購債券是咱們花錢,可你打仗不能光拿錢去打吧,糧食要不要、各類物資要不要?
好了,你有錢了,咱有糧食有物資,你得來買吧,這猛然大批次購買軍資,價格可不是平時的市價了,你不漲點價格誰賣給你啊!
這裡頭利益可不少,別以為咱們喊著買債券就吃虧,咱這是先把錢送你手裡,你得買漲了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