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以面額計算,並且這種金幣兩面有浮雕的圖案,邊緣有齒紋,相當難以仿鑄。
據說,民間根本沒有這種仿鑄的能力。
實際上的黃金價格,大唐的金價比法蘭克也高不到哪去。要貴一些,但絕不可能貴五倍。
真正貴的是金幣的價格,可卻不是以含金量計算,卻是以金幣面額計算的。就跟他們的銅錢一樣,小小一枚銅錢,新銅元寶直接以一當十,甚至當二十。但也有當二當五的,四種面額的銅元寶,重量相差不大,絕沒有與面額成正比。
拜占庭、法蘭克等西方國家還在使用金銀計量稱重的方式,可在東方的大唐,他們卻已經用標定面額來做貨幣價值了。
實際只值八索裡達一枚的金元寶,可面值卻相當於四十索裡達。金幣實際比本身的價值升值了五倍,靠的是大唐的鑄幣技術和大唐的信用,還有大唐的貨幣管理制度。
他們甚至直接用紙張做貨幣。
若是在法蘭國,誰用一張紙來當金銀用,那別人會把他當騙子抓起來。可在大唐,不論是貴族還是商人或百姓,都習慣用這些紙當錢。
據說去年曾經發行過銀行信用破產,被擠兌無法兌付的情況,可那次風波很快平息,現在銀行依然得到百姓信任,紙鈔還是大規模流通。
這種貨幣管理制度,讓他一度很迷茫不解。
更純的純金純銀居然不能直接用?
反而是摻銅的金銀幣還更值錢?
不解,非常的不解。
投機倒賣金銀不可行,但能賺錢的機會還很多。
這裡有專門往地中海跑的商隊商船,甚至是航運公司。克洛維王子只需要找商行替他採買所需要的各種商品,然後再委託給跑地中海的航運公司,讓他們把貨運過去。
他付了貨款、運費,然後再給提前寫封信送回去,讓人到時去港口提貨就好了,他若是信任航運公司,甚至都不需要親自跟船。
來的時候,克洛維帶了不少金幣,還有一些寶石前來。
他用這些金幣採買了許多東方貨物。
比如香水、玻璃鏡、千里鏡、騎士板甲,在他看來,東方有太多好東西了,眼睛都要挑花。
可惜錢太少,要不然,他真恨不得把整個漢京都搬到巴黎去。
第一批貨物已經交由航運公司運往地中海,他甚至為自己的貨物買了份保險。
大唐居然還有保險公司,只付不多的錢,卻能為貨物買份保障。萬一船隻遇風浪等等原因而失事,他的貨物損失,那保險公司會陪他一筆錢。
這簡直太讓人喜歡了。
辦保險的時候,他才發現,這保險公司的業務非常的廣泛,擁有上百種保險業務。不但可以為貨物辦保險,也可以為財產辦保險,甚至能為自己辦保險。
銀行業、典當行、保險業,真讓人驚歎的國度。
“殿下,咱們來東方這麼久了,是不是該回去了?”一名騎士問。
克洛維搖頭。
他最近迷上了東方的文化和藝術,這裡的詩歌,這裡的音樂,這裡的繪畫,甚至是建築、醫學等,都讓他迷戀。他現在是漢京大學的旁聽書,經常去那邊聽課,還請了私人先生學生漢語,練習書法。
有位時報的編輯聽說他是法蘭克來的貴族,還特意向他約稿,讓他寫些法蘭克的文化藝術,風俗地理之類的。他寫了一篇,反響很好。時報出版社,還專門請他寫一本關於法蘭克的書籍。
連漢京大學的教授,都過來向他請教關於歐洲的風土人情,國家局勢等。
據說大唐的人對於外面的世界都很好奇。
他現在時報上有一個自己的專欄,每天寫篇稿子,就有不少稿費進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