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裡,他們的確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沒日沒夜的都在鑽研紅夷大炮的零部件問題。儘管有紅夷大炮作為原型,能夠經常的實地測量。但是,紅夷大炮畢竟不是普通的佛郎機火炮,不是輕易可以修復的。換言之,複製這些零部件的難度,還真的不小。一些零部件,經過反覆的試驗,才最終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張準興奮的說道:“來連續三發,看看效果”
孫勤愷說道:“好”
莫儒是操炮的好手,開炮的工作,自然是交給他來進行了。他帶著其他幾個炮手,迅速的調整好大炮的角度和距離,然後在裡面裝上實心彈,又裝好發射藥。
在這裡有一個細節需要提及。在黑色火藥時代,大炮的射程,除了炮口的高低角度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資料,就是發射藥的數量。在允許的膛壓之內,裝藥越多,發射的距離就越遠。反過來,裝藥越少,發射的距離越短。只有炮口的傾斜度和火藥的數量互相配合,才能確定最終的射程。
在沒有定量裝藥的時代,發射藥一般是使用勺子計量的,一勺、兩勺、三勺……不等。因此,在發射大炮的時候,經常可以聽到“二十度,三勺”、“十五度,五勺”這樣的口令。除了專業的炮兵,一般的人還真是聽不懂。張準開始的時候,也聽得古古怪怪的,後來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在激烈的戰鬥中,勺子裝藥可能不均勻,有的多,有的少,又或者是手一抖,勺子裡的火藥,撒掉了一半。也可能因為緊張,忘記了勺子的數量。要裝五勺的,結果只裝了四勺。或者是要裝四勺的,結果裝了五勺。這樣一來,大炮的射程,就要出現誤差。
現在,莫儒和孫勤愷借據虎賁軍的紙殼火藥的經驗,對火藥的裝量,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他倆按照不同的膛壓要求,同樣使用紙殼裝好一份一份的火藥。被裝好的火藥分量,是不同的。在計算射程的時候,只需要根據炮口的角度和相應的膛壓,使用合適分量的發射藥即可。
這樣的發射方式,在開始的時候,的確有些難度。眾所周知,炮兵營戰士的文化水平不高,要他們算數,更是難上加難。但是,莫儒根據自己的研究,制定了相應的表格,列出了最常用的十二種主要的發射方式。每一種,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炮口高度,什麼樣的膛壓,都有相應的代號。
這個代號,就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十二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和豬。代號越往前,紙殼內的火藥分量越小,膛壓越小。代號越往後,紙殼內的火藥分量越大,膛壓越大。
比如說,代號“鼠”的火藥分量,只有兩斤不到,勉強可以將實心彈投放到半里開外。而代號“豬”的火藥分量,卻有足足九斤,可以將實心彈投放到足足十里之外。屆時,只要指揮官根據射程需要,報出炮口的高度,還有膛壓的代號,炮手就可以盲目操作了。
舉個例子,要射擊五千米(十里)之外的目標,實心彈的發射命令,應該是“四十五度,豬”,即炮口高度四十五度,使用代號為“豬”的裝藥。要是射擊三百米之外的目標,實心彈的發射命令,應該是“五度,鼠”,即炮口高度是五度,使用代號為“鼠”的裝藥。鏈彈和葡萄彈又有所不同。
久而久之,官兵們熟悉了這樣的命令,條件反射,馬上就能做出反應,可以大大的加快射擊的時間。使用這樣的命令,紅夷大炮的發射速度,可以加快到一分鐘一發左右。這樣的射擊速度,要比原來提升了足足一倍。
“嗵”
一聲巨響,紅夷大炮炮**發出耀眼的火光。
實心彈迸射而出,呼嘯著向對面的山嶺砸過去。
“噗”
對面的山上,一棵樹樁被打得粉碎。
這個樹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