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笑著對學士們道。
天下有封地的諸侯五千多呢,皇族才多少,不過百。
現在皇帝要讓太子和皇帝都有一塊額外的私人采邑,當然算不了什麼。
“陛下還是很有誠意的,一萬八千私兵而已,也一樣是要受到朝廷管束的。非朝廷的調令,也不能出境,這個皇帝采邑,大家就視為朝廷多了一個諸侯就行了。”
“哪能這麼算呢?”孔潁達道。
“那你要想太複雜,其實也是沒必要的嘛。鄭學士、孫學士、崔學士你們說呢?”
鄭善果、孫伏伽、崔幹,這三位學士都是皇帝的姻親,馬周相信他們應當願意幫他說話的。
鄭善果笑了笑。
官場起起伏伏,大起也大落過。
如今也終於進入翰林院,成為學士,列入宰輔,鄭善果的經驗是更豐富的。
皇帝有什麼想法,其實都很明擺著。
這個皇帝采邑,對現在的皇帝來說,不過是個可有可無的東西,但對以後的皇帝來說,也許就會很重要。
許多學士們反對,是擔心皇權會又慢慢的要突破限制。
他們怕是的是這種想法,皇權要擴張,勢力要打破大華開國時皇帝與諸侯、大臣們的約法,打破憲法,最終結果可能是失衡和動亂。
“呂宋為皇帝采邑,采邑私兵一萬八,我覺得這個可以接受。只要明確協定,皇帝采邑,與諸侯封地一樣受憲法和朝廷約束,那麼皇帝采邑還是很安全的。”
孔潁達有些動容,神色略為鬆動。
“以後不會又還有什麼公主采邑、皇后采邑、貴妃采邑什麼的吧?”虞士南問。
要是皇帝以後沒完沒了,那誰也受不了啊。
“公主采邑肯定是會有的。”
皇帝也有好多女兒,還有姐妹,這些公主長公主,當然應當有一份采邑。現在皇帝還只是對部份公主封了采邑,但還沒有規範過。
按制,公主的采邑應當是終身制,而不是世襲的封地。當然,若皇帝有意要給自己的姐妹女兒們弄個世襲的封地,這個事情也不是完全沒有商量的餘地。
但大家還是比較希望公主的是終身制的采邑而不是世襲的封地。
“公主采邑必須為世襲,若公主去世,采邑必須收回。而且,我提議公主的采邑,應當由朝廷代管,且不得按封地標準擁有兵額。公主領地采邑上,由朝廷駐兵或者建立民兵。”
虞士南接連提出了好幾條要求。
公主采邑這塊,過去比較模糊。
現在虞士南覺得可以借這次皇帝采邑,把采邑這個事情弄清楚,劃好界限。
馬周苦笑,這些傢伙一個個都不簡單啊。
這邊又堵上他了。
“這個我覺得可以考慮。”
“不是可以考慮的問題,是得和皇帝、太子采邑等一同商討。議會甚至因當訂立一個采邑法。”
哪些人可以有采邑,采邑的授封標準是什麼樣的,怎麼封,怎麼收回,怎麼管理。
統統都要一次討論清楚。
“那也行,就先來議一議這個采邑法吧,提請議會建立采邑法立法會。”
一個皇帝采邑,立時在漢京掀起了又一輪熱議。
大家都在爭論要不要有皇帝采邑,然後引申請為要不要有公主采邑,甚至要不要有采邑等。
在議會的聽證會上,有人更是很直接的道,應當取消采邑。
對皇后公主,應當實行過去的那種虛封食邑制,就是分封時食邑多少戶,真實封多少戶,然後把每戶的食邑,直接算成俸錢,比如一戶二十文什麼的,那麼真封一千戶,一月就是二十貫采邑月俸發給,由朝廷發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