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失調:心理學中指內心對某人或某事,同時持肯定和否定相矛盾的認知,同時又沒有絕對的對比參照,陷入混亂的反應。
姜芋沒有直接開啟手機,而是充上電。
薑黃洗完澡後拿著兩個手機回到臥室,把自己用的隨手丟在床邊,握著胡前的手機靠在枕頭上。
姜芋去衛生間回來時望見當爹的捧著手機一幕,在當媽的嘮叨著掩上門前關了燈。
回到自己臥室後,姜芋隔著書桌站在窗邊,窗外沒有雨也沒有風,如膠水般粘稠的夜暗沉,透過玻璃印在一張毫無表情的臉上。
一直等到時針接近走向12,隔著兩扇門傳來斷斷續續的鼾聲與呼吸聲。
姜芋關上臺燈,瞬間屋內一團漆黑,除了牆上映照著樓下的路燈的一片光影,猶如外放的鬼魅投影。
回到床上後,又靜靜屏息一會兒,直到四周萬籟寂靜,拔下手機充電線,點亮螢幕。
“東西帶好,晚上見。”
最先點開一個常見的社交聊天app,是胡前用另一個手機號申請的賬號。
整個聯絡人名單隻有一個,頭像是寶可夢裡經典紅眼獰笑的耿鬼表情,暱稱同樣是“耿鬼。”
只不過被胡前備註了括號“狄耿。”
點開聊天框,只有短短的七個字和兩個標點,“東西帶好,晚上見。”
傳送日期是胡前墜樓的當天,時間是下午3點17分,也就是說,再過接近6個半小時,胡前會從天台跌落。
姜芋退出去,點開“耿鬼”的個人資訊,沒有標籤,沒有電話,沒有朋友圈。
新增方式顯示“搜尋手機號碼”獲得。
除此之外,包括胡前自己的賬號,同樣乾淨的如同一張白紙。
彷彿只為了加一個好友,收到一句話資訊,特意建立的賬號,甚至是整部手機。
退出聊天app,點開通話記錄,依舊是空白,沒有撥打也沒有接收過電話號碼。
同樣在簡訊息裡,仍舊是空空如也。
姜芋皺起眉頭,眼前情形要麼是刪除乾淨,要麼確實沒有收到任何電話或者資訊。
接著點開手機“設定”,在“關於手機”裡找到“SIm卡狀態”,在“SIm卡狀態”裡可以看到“本機號碼”。
“。”
姜芋飛快掃了一眼,切換到自己的手機卡,登入貼吧,重新進入“紅豆吧”在匿名的“懸賞任務”下貼出剛剛記下的電話號碼。
揉了揉眼睛的功夫,收到綠毛回覆的訊息,“早說啊,有電話號碼。”
因為是私密聊天,姜芋回覆道,“相關這個手機號的所有資訊,越快越好。”
不等有新的回覆,重新切換回胡前的小號手機。
然而除了唯一的交友聊天軟體,沒有其它任何app,甚至包括裝機或者系統自帶的,能刪除的都刪除掉。
比剛出廠的手機還要乾淨——如果沒有留意記憶體的儲存空間的話。
多了大概80mb,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只是不知道到底多在哪兒。
只有用最原始的辦法,一個個從無法刪除的系統app裡進行查詢。
不過剛要點開其中某一個,視線落在日期備忘錄上,點進去,果然,顯示有時間軸的記錄。
拖到第一個,日期顯示10月9日,時間是凌晨3點17分。
【我簡直不敢相信,每一年有這麼多人自殺,他們是遇見什麼過不去的坎,用結束生命當作解決問題的手段,問題是,確定有用?】
【兩萬人!什麼概念?平均每天都有十多個人自殺,當然有些在各個分局就定案了,除非是現場有嫌疑的,不過少之又少,他們大多選擇不打擾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