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市場環境下的買方和賣方身份應該是對等的,比如拿若干豆子換一隻雞,買賣雙方會在互能能接受的某個平衡點做出交易。
不過當一方的貨物售價明顯在另一方之上,但又超出不太多卻又很明顯時,比如用一隻鴨子換一隻雞,這時,無法讓價值的天平平衡時,其中用鴨子交換的一方則會顯示出挑剔與指點,使原本平等的雙方向某一側傾斜。
於是,扎壓邊界出現了,在金融學裡被稱為“逆差效應”。
類似的逆差效應在現實中處處可見,經常見到的是相親的雙方,還有就是面試現場……
一條長方形的木色紋理的辦公桌,變熊大叔坐在桌前,距離另一側一米左右綠毛和目標分別坐在兩隻與高檔寫字樓並不相配,常在街頭攤點上出現的摺疊板凳上。
“你們兩個哪個先來?”變熊大叔身著西服正裝,與綠毛的地攤貨或者目標借來的不同,大叔的裝束典雅挺闊、線條流暢、質地細膩,使穿在身上的人顯得高貴沉穩。
不知道此刻目標有沒有為昨天拒絕的一套合身的西裝而感到後悔,在面試官強大氣場下垂頭盯著腳面,不敢與其對視。
按照提前預演的“劇本”以及對目標性格評測mbtI的修正,從o端更偏向於J端,也就是目標對待外界的感知方式更加會以“判斷”為主,以此依據由綠毛優先回答更貼近目標性格傾向。
“我先來吧,”綠毛朝目標使了個放心的眼色,隨即開始標準面試流程裡的第一個環節“自我介紹”。
211,本碩連讀,三年獎學金,行業top5實習,有完整的專案經驗,包括一款萬位數下載的2cApp全生命週期開發,閒著沒事幹考了pmp,鐘錶\/寶石鑑賞,米其林認證的法式麵點師。
“你呢,”大叔隨手把綠毛的簡歷揹著丟到一邊,邊看了眼手錶,邊示意目標儘快敘述不要浪費時間。
“我……”目標明顯有些緊張過度,額頭沁出淡淡的汗水,與綠毛自身80%相符的豪華版簡歷相比,借用一句傳爛的話比喻,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比人和那啥都大。
“我……叫趙舒庭,今年……28歲,畢業於涼京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在大學裡也修滿了計算機專業的學分……”
“等等,”大叔拿著筆在紙上“刷”地劃了一筆,“涼京大學?是985嗎?本科畢業嗎?”
“不……不是985,”目標雖然依舊回答得吞吞吐吐,但其性格里內傾(I)和直覺(i)的部分慢慢覺醒,直接體現在呼吸由粗重變得平緩,“是重點大學,是本科畢業,但不是985或者211.”
“畢業差不多6年了,”大叔也注意到目標語速上的變化,對於洞察感比較強的,直視的視線對視會起到壓迫反應,抬起頭盯著對方眼睛,“你之前做的這兩個公司沒有聽說過。”
逆差效應顯現,如同一個賣雞的想用手裡的雞去換一頭牛,除非對方生在一個以崇尚雞為神明的國度,否則如果真做了交易除非腦子打鐵。
“這……這兩家都是初創型公司,我在裡邊都擔任了產品主管一職,”目標還在儘量想美化,只見面試官在自己簡歷上又是“刷刷”兩筆。
一般面試到了這種程度基本內涵以“回去等候通知”結束,再有的都是廢話,不過此刻物件是目標,需要一個折衷的補救。
“攬山救援是什麼?”大叔直接跳過冗長的過往工作內容,筆尖停在“曾獲得的獎勵殊榮”一欄問道,“是我知道的那個救援隊嗎?”
目標眼睛瞬間亮了起來,“是的,我曾在業餘時間擔任了三年的救援隊員,包括前年的雷山坳滑坡、去年的花籃山驢友失聯,還有今年年初的急凍天氣尋人。”
“噢?”這回面試官不是用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