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逐一擊敗。此間袁譚、高幹以及鮮卑人偌能拖延住蔡吉那是最好。若此三人不堪一擊令蔡吉輕取幽並,曹操也會在拿下荊州後同其算帳。反正從曹操落腳許都那天起,他便已然做好了應對四方之敵的準備。
想到這裡,曹操昂首傲然道,"就算蔡安貞倒戈相向,孤亦不懼與其一戰!"
建安七年三月,曹操抱著最壞打算屯兵南陽郡治宛城,另遣曹仁為先鋒別攻汝南諸縣以便與宛城形成夾擊之勢。面對來勢洶洶的曹軍,劉表並沒有積極應戰,而是一面堅壁清野,一面召集大量民夫兵卒在襄陽新野一線築高牆、挖深壕,引漢水環城,意圖以水師和城寨來與曹操打一場消耗戰。
且就在曹操和劉表按照各自的風格調兵遣將之時,遠在東萊的龍口科考已然放榜。由於前日蔡吉當眾亮出"尊王攘夷"的口號,本屆對策就乾脆以此為題讓應考的考生各抒己見。
說起來"攘夷"可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問題。華夏民族對待非華夏民族的態度一直都在"攘"與"和"之間不斷變換著。先秦時華夏民族用地理來區分不同民族,有"中國四夷,五方之民"之說,即地處中原的中國為華夏,中原的四方則為夷、蠻、戎、狄。當時的中國人認為只有"攘夷狄"才能"安中國"。所以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便南兼百越,北走匈奴,五嶺長城,戎卒億計,大有將四夷徹底驅逐出境的架勢。然而連年的對外征戰,最終卻動搖了秦帝國的根基,令秦二世而亡。之後漢朝吸取秦的教訓,對四夷採取以攘為輔以和為主的政策。
以蔡吉即將北上"保衛"的幷州為例,西漢宣帝時一部分匈奴人降附漢朝,被安置在長城以北的草原地區。人稱南匈奴。東漢初年,經漢廷許可南匈奴移居長城以南的幷州,並逐年南遷。到如今南匈奴已遷居至汾河河谷。即後世的太原市以南。然而匈奴人在東漢的南遷並非出自暴力入侵,而是幷州漢人自耕農銳減的緣故。據西漢末年的統計幷州各郡縣人口約45萬戶,192萬人。而近一個半世紀後的東漢中期,相同地區的人口記錄約為11萬戶,69萬人。待到西晉統一之後。幷州的人口記錄已不到6萬戶,按每戶五人來算,竟不足30萬人。
兩千年後人口已達十多億的漢族或許很想象自己有一天會變成少數民族。但在漢末這卻是在幽、並、涼諸州真實上演的現實。這些州郡的漢人自耕農逐年減少,漢廷為保證稅收便接受羌、氐、匈奴等部族移民內遷。此消彼長之下,漢人總人口雖然依舊佔優,但在幽、並、涼三州卻已成為少數民族。華夷之間的矛盾也愈發尖銳起來。所以一提"攘夷"。來自北方計程車子皆殺氣騰騰,恨不得將外侵的鮮卑人連同內附胡一併殺個乾淨。
相比之下,由於南方的氣候與水土適合農耕民族發展。這時代的漢人在東南、華南地區正呈現擴張之勢。像是東吳的孫策就曾多次出兵征討山越。所以談到攘夷,孫權依舊主張攘和並施。特別是那日在聽過蔡吉有關西域佛教的介紹後,孫權對用宗教控制夷狄產生了濃厚興趣,使得他的策論在眾多試卷之中顯得頗為特立獨行。然而正是這篇特立獨行的策論讓孫權拔得頭籌,不僅成了令人羨慕的狀元。還獲得了與齊侯一同品茶論道的資格。
這一日,孫權早早地來到了齊侯府上。茜色袍服配以翠色腰帶令他鮮亮得好似一隻招搖過市的錦雞。讓前來迎接的曹丕頗感不適。
但不適歸不適。曹丕還是一路將孫權領到了侯府聽濤閣下,並禮貌地向對方拱手道,"齊侯就在頂樓。請孫郎君自行上樓。"
孫權仰頭看了看五層樓高的聽濤閣,拱手謝過曹丕後,便信步踏上了樓梯。東漢人喜建高樓,三四層的方形樓閣在富貴人家極其常見,且每層有斗拱承託的挑簷,其上置平坐陽臺,不僅採光好通風佳,人在上面還能欣賞到一些平日裡難得一見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