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琳說,“而那正是我發誓都不要做的事。 ”
“好了,我們現在知道什麼不該說,”葛爾叫道,“什麼時候學應該說的?”
“現在。”我邊回答邊舉起我準備好的插圖,“但在我發這些之前,請記住你們要學的這些交流技巧並不是任何時候都管用。沒有什麼神奇的詞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於每個十幾歲的少年。這就是為什麼熟知各種不同的溝通技巧有多麼重要。 不過,在瀏覽這些插圖時,你們會看到所有這些範例隱藏的基本原理是尊重,正是我們尊重的態度和尊重的語言才可能使我們的孩子聆聽和配合。”
與其發號施令……
命令常會令人厭惡和反感。
參與合作的技巧(3)
不如表述問題
透過表述問題,我們請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與其責難和攻擊孩子……
我們生氣時,時常對孩子用攻擊和貶低的字眼責罵。結果呢?他們或是退縮或是反擊。
不如表達你的感受
我們表達感受的時候,孩子會更容易聽進去並積極而有益地回應。
與其責備……
孩子受到責難時,他們常會變得敵對。
不如給予資訊
當扼要而尊重地給予資訊時,孩子更願意為所作的事情承擔責任。
與其威脅和命令……
許多青春期的孩子對待威脅的反應是敵視和將計就計地故意服從。
不如給出選擇
假如我們能找到一個符合家長和孩子需要的選擇,我們會有更大的機會獲取他們的合作。
與其長篇大論地說教……
孩子們對長篇說教不感冒。
不如一言以蔽之
強調注意力的簡短提醒,會更容易使青少年參與合作。
與其指出錯誤……
孩子會無視責備和批評。
不如說明你的價值觀和(或)期望
當父母清楚而尊重地說明他們的期望時,孩子會更願意聆聽並試著達到父母的那些期望。
與其生氣地斥責……
青少年對父母的不贊成很敏感。
不如採用非常規的辦法
以幽默代替指責,我們會改變情緒並調動每個人頑皮的一面。
隨著翻閱和研究圖解,大家的評論隨之而來:
“這不只是給孩子的,要是我先生用這些方法對我,我可不會介意。”
“對你?”
“我的意思是,它可能會改善不少婚姻呢。”
“肯定有人看到這些技巧時會說‘沒什麼新鮮的,都是常識嘛’。”
“但它不是一般的常識,否則,我們今晚就不會在這兒了。”
“我可記不下所有的東西,我得把這些圖貼在我衣櫥的門內側。”
一位新加入小組的父親從沒發過言,他舉起手,“嗨,我是託尼。 我知道上週我沒來,現在可能該閉嘴不出聲,但這些例子在我看來只能處理日常簡單而微小的事——一個髒書包,一件破衣服,不良的用餐習慣。我今晚來這兒的目的是想找出辦法,對付孩子那些讓家長擔心得要命的行為——比如吸菸、飲酒、性行為、吸毒。”
“這些也是我們主要擔憂的事,” 我贊成道,“但是對‘日常普通小事’的處理態度正是為我們處理‘大事’而鋪路的。我們對髒書包、破衣服和不良用餐習慣的處理可能改善也可能惡化家長和子女的關係。我們對孩子行為起伏變化的反應可能把他們拉近一點也可能把他們推遠一些,我們對他們所作所為的反應也許會激起他們的怨恨也可能會創立信任並加強紐帶關係。然而有時正是這紐帶關係,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