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賢在楊奉的指引下,先後單獨或多人的形式,見了董承、太尉楊彪、司徒淳于嘉、司空張喜、太僕韓融等多位朝廷重臣。楊奉對劉賢的撤入大陽及引三路援軍之計十分推崇,奉之以諸位重臣,諸位重臣皆深以為然,唯獨太常趙岐與侍中朱皓不語。
之後一天,楊奉又領著劉賢見了李樂韓暹去卑胡才等白波匈奴主官,卻留下劉賢與這些人為樂,自己卻轉頭去參加了朝廷小會。
劉賢也是之後才知道這件事情,楊奉似乎與這些朝廷重臣都通了氣,隱瞞住了自己來到楊奉營中的訊息。會上,除了趙岐和朱皓不同意出兵大陽縣外,獻帝被其餘群臣及楊奉力勸,同意出發大陽,並且當夜就走。
但當天下午,董承又邀請了劉賢,楊奉本不欲放人,但也沒有其他藉口,只得放劉賢而去。
劉賢偕了典韋,在軍士的帶領下,前往中軍某處營帳。甫一入營,董承就又一次緊緊的握住了劉賢的手,親自將其迎入左上首,待劉賢坐定,方才脫手道:“子義,軍中都在準備今晚的撤軍,我猜楊奉無暇顧你,方才又把你請了過來。”
董承和劉賢十分親近,這個是有原因的。前番重禮是一方面,另外一個更深層面的原因是董承原來是跟牛輔的,和劉賢麾下的趙岑師出同源。兩人本來就頗為親近,所以一直以來和荊州的關係都不錯。
之前說長安有內線,雖然不是董承本人,但的確就是董承命人聯絡的。這也是董承在與劉賢單獨相處的時候告知的,不過那時候給的情報不夠精準,劉賢沒有采用就是了。
“安集將軍如此待賢,後進心有惶恐啊。”劉賢抬手客氣道。
“子義,咱們不是生人,閒話就不敘了,況且又有趙將軍這層關係在,你且直說,這三路援軍,有幾成把握。”董承開門見山道,他雖然在劉協面前大力推崇,其實內心還是有惴惴的。王邑張楊,漢室不是沒有去人請援,兩者都多有推辭,段煨就更別說了,才起的矛盾來著。
“賢也不知,不過,張楊必將親至。”劉賢開口篤定道。
董承雖然曾隨牛輔,但不是西涼人,是冀州人。多有北方漢子的粗糲,不像西涼人,粗糲中帶有兇相,如今雖身處險境,但畢竟養尊處優慣了,一副官僚的刻板形象。
身材偏胖,端莊威嚴,卻又有幾分年紀上來的和藹的感覺。
他長嘆一口氣道:“子義不知,楊興義閉口不提你引軍來援之事,似乎對汝十分忌憚。”
“賢亦察出其中之事,卻是不知為何。”他頓了頓,繼續道:“不過我荊州劉氏,上奉天子,下親庶民,一切以興漢助帝為己任,若是有隙與興義將軍,賢自往興義將軍帳中告罪即是,無甚大礙。”
“如此自然甚好,子義寬心,朝會雖有異響,但天子最終還是決定前往大陽。我等興漢之心,皇天不負也。”董承道。
“恕賢無禮,敢問何人有異。”
董承就說了朝會上,太常趙岐與侍中朱皓認為曹陽尚有可戰之兵,若貿然兵出曹陽,則會被李傕優勢軍馬半道擊之的事情。
又是這兩人,劉賢有些奇怪,之前第一次見兩人,就覺得兩人對自己頗有意見。可是明明這兩人劉賢之前都沒見過啊,哪裡來的遠仇近怨啊。而且自己平素裡對朱皓的老爸朱儁很尊重來著,怎麼就莫名其妙不喜歡自己呢。
沒有多想,董承屏退左右,又和劉賢多聊了幾句,多是一些常規的事情,詢問劉賢的看法。有些偏忌諱的事兒,也擦了擦邊,劉賢自然是保皇黨發言,只要是問自己的意見,就引用兩漢之間的一些帝皇做法,以示對皇室的尊重。
兩人正聊之間,有一個少年自帷帳中走出,一身黑衣,左右肩膀處皆繪有龍紋,長袖寬處似乎還有一對紅色玄鳥。少年正雙目灼灼的盯著劉賢。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