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的漢人男子提著一個小箱子過來,距他數步外停下,然後開啟箱子。
一片金光燦爛。
“這是一點小禮物,送給諸位小兄弟,不成敬意。”
泥德看著那箱子的金光,不由的嚥了咽口水。這麼多的黃金,估計得有幾百兩,他們每個人都能分上幾兩。幾兩黃金,對於他們來說,也不算少了。
“你真的是要去見第二可汗談買賣?這個時候?”
“沒錯,小兄弟,若你帶我們去見可汗,到了後,我們還有重禮相謝。”大鬍子笑著說道。
泥德有些心動,他轉頭跟幾個同伴低聲商量了一陣,最後都覺得反正對方只有幾個人,而且他們看起來確實是商人的樣子。不妨帶他們去營地,反正就這幾個人,到了大營也翻不起什麼浪花來,若真是跟可汗談生意的,那他們這一趟,也算沒空著手回去了。(未完待續。。)
第763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五更,求月票!)
第五更送上,求月票,有月票的朋友們,請支援一下啊!
“該怎麼稱唿你,我的朋友?”突利站在那裡上下打量著面前這個‘胡人’。一副虯髯的胡人笑道,“尊敬的第二可汗,小的名叫石堅。”
“石堅,姓石?”突利又打量了大鬍子幾眼,“莫非你是粟特人?”
“可汗果然無比睿智,小的正是粟特人,昭武石國人,曾居於碎葉城,後少時隨父親東來中原,便一直留在中原經營生意,漢人稱我們為興胡。”大鬍子說道,他先是用突厥語說了一遍,然後又用粟特語說了一遍。
突利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點了點頭,心裡的警惕放鬆了一些。
突厥人對於粟特人並不陌生,在突厥人眼裡,粟特人被他為胡人。在西域地區,有昭武九姓,曹、石、康等諸國,都曾經是月氏人,舊居於祁連山北昭武城,後被匈奴所破,便西逾蔥嶺,支庶各分王,以昭武為氏,有康、安、石、米等九姓,故稱昭武九姓。
因為昭武九姓處於絲綢之路必經這路上,他們也最善於經商。
他們以善於經商而著稱,長期操縱著絲綢之路上的轉販貿易,早在東漢時期,洛陽就有粟特賈胡。
幾百年間,粟特商人從最初區域性的小規模商業開始經營,在與印度商人、巴克特里亞商人等的競爭中後來居上,脫穎而出。並在突厥人等的護翼下,西通拜占庭、東聯中國,在克里米亞到三韓半島的歐亞草原建立起廣泛的商業網路。
這些粟特人既是東西商貿的擔當者,也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的貿易中間。
可以說,粟特商人,就是這個時代最有名的商人,也是最成功的商人團體,堪比後世的猶太商人。
不管是在突厥草原上,還是在西域,或者又是在中原,粟特商人無處不在,而且似乎在每個地方都混的如魚得水。
早在南北朝時期,姑藏等地就有昭武九姓建立的移民部落。
碎葉、蒲昌海、伊州、墩煌、肅州、涼州、長安、藍田、洛陽、關內道北部河北等地,都有昭武九姓的聚落。
在中原內地,許多昭武九姓胡散居各地,其聚居者往往自有統領,稱做大小首領,在戰亂時期甚至還自有城主,如伊州等。
粟特人會做生意是出了名的,在絲綢之路上粟特商人更做的都是大買賣。
他們在絲綢之路上形成聚落,落來奢侈品、貴金屬、人口、牲畜,運走絲綢。
粟特人做生意,都是結成商隊,到了一個地方停留,形成聚落,商隊首領叫薩保,他們留下一拔人,一拔人又往前走,在絲綢之路上形成貿易網路。
大鬍子告訴突利可汗。
他們家族以前是石國的,後來家族在碎葉城做生意,再後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