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0部分

,形成了文廟、武廟兩大體系,也正是一種全新的思想指導體系。儒是統一,武是開拓。

文廟有文宣王和四聖十哲七十二賢。武廟也有四配十哲七十二名將,後來承乾繼位後,又把武廟的四配也改為了四聖。

武廟四聖中,就有張超。

張超是真正的肉身成聖。武廟十哲裡,則有李靖李績秦瓊尉遲恭,七十二名將裡,也有許多大唐名將。

一登陸,張超就讓人先建這三座廟,自然也是有深意的。

這代表著華夏的文明,至於龍王廟嘛,畢竟是從海上過來,這裡又是海邊,算是對大海的一種敬畏了。等城池建起來,還會有城隍廟、土地廟、財神廟等諸神廟,甚至有送子觀音廟的。

現在中原也是如此,對這些各種神廟,朝廷是有管控,但不是一味的禁止。比起那些大佛寺、道觀不同,這些小廟其實已經超脫出佛道兩大體系,在民間百姓心裡,另有地位。

百姓修個城隍廟、土地廟的,花費不多,而且不會養很多和尚道士,而是安排一些殘疾之類的去打掃打掃,不收香火油錢,不大肆擁有廟產。

這些就不會成為隱患。

相比之下,朝廷對於文武兩廟是最重視的。

張超也重視。

上島第一件事情,修文武廟。

砍樹伐木,先建立臨時營地。

派出士兵去附近偵察巡邏。

文宣王孔子的雕像從船上運上來,大家小心翼翼充滿敬畏。

一間最簡易的原木小屋先立了起來,孔子的雕像先安置在裡面。

安放好之後,張超讓大家都停下了手頭的事情,全都聚焦在空地中間的這間小屋前。

“今天,是大唐開元二年。一千一百八十九年前,聖人孔子降生。”

張超站在這間簡陋的文廟之前,對著眾人高聲說道,三萬餘人匯聚在周邊。這些人都虔誠的跪坐在地上。

他們有退位的帝王,一代大帝李世民。

也有被廢的太子,如今的澳國公李治。

這些人中有許多是在中原獲罪的罪囚,他們因為發誓願意前往美洲、澳州,而被赦免罪行,此後終生不得再踏返中原,他們的一生都將在海外開拓。

也有許多異族的奴隸。

有北方的突厥人、鐵勒人、契丹人、奚人、室韋人、人、高句麗人、百濟人、新羅人、東瀛人,也有南方的林邑人、真臘人、扶南人、驃國人、南詔人、吐蕃人、吐谷渾人,西域的高昌人、波斯人、羅馬人、阿拉伯人等等。

不管來自哪裡,他們此去海外,也將獲得自由,成為自由民。

許多人都已經正式皈依信奉儒家。

每個週末,他們都會去學校或者文廟聽經受道。

“今天,在孔聖降生的一千多年後,我們自中原來到了這裡,呂宋。我們將立足於此,將孔聖的儒家經典,將儒家的仁、愛宣揚傳播。”

“今天,我,大唐天子所授封的呂宋國王張超,在此地,在此刻,正式宣佈,呂宋王國成立了,呂宋城也正式開始建設了!”

這是張超的立國宣言,也是呂宋國和呂宋城的建設口號,更是華夏文明登陸呂宋,將在這裡傳播的開始。

宣佈完後。

張超站在那裡,親自為幾萬人講經佈道。

講解一篇儒家經典。

儒經包括十三經與十六史,原本儒經到唐初只有九經,後來陸續增添了四經,形成了儒家十三經。而官方指定的史書,從史記到資治通鑑,一共十六史。後來,也加入到了儒家的宣講佈道經書之列。

十三經與十六史,就是如今每個週末,儒士向百姓們宣講的內容。

講經論史,其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