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一章 尋親

十二月茂陵玄宮建成,按例要葬入憲宗皇帝和紀氏。這次,朱佑樘不僅追諡為紀妃為“孝穆慈慧恭恪莊僖崇天承聖皇太后”,還將她別祀奉慈殿。

一般來說,皇帝一登基便要開始修建陵寢,奇怪的是倒不覺得不吉利,反而謂之“修壽陵”。不過,憲宗皇帝直到去世都沒有預建皇陵,除了覺得自己還年輕外,也因為大明的國運一直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這讓原本就精力不濟的皇帝更加頭疼,沉迷丹藥之中。

陵址由禮部右侍郎倪嶽及欽天監監正李華等人卜定。內官監太監黃順、御馬監太監李良、太傅兼太子太師保國公朱永、工部左侍郎陳政奉命提督軍士工匠營造。

山陵啟土動工所役京營軍將達4萬之眾。從破土到竣工,只用了七個多月的時間。

今天在嗣皇帝的主持下,葬禮隆重而有序地完成。

在離開茂陵之前,韶齡站在神道上,回望已在遠處的石牌坊和大紅門。這裡是這位兩度為太子的傳奇皇帝的安眠之地,他身前至高無上的權力化做了這莊嚴肅穆的陵寢,但是他生前最愛的萬氏卻不埋葬在此,陪伴他的是他生前短暫寵幸過的紀氏,不知道當地宮的門合上,那往生之路開啟的時候他會作何感想。

葬禮之後,朱佑樘又追贈孝穆皇太后的曾祖父、祖父和父親,將他們都追贈為正一品的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將曾祖母、祖母和母親通通追贈為浩命夫人。按制,武官一品,應用金軸,三代共一道,可是為了表示對外家恩典的隆重,朱佑樘特命禮部按照文官一品制度,用了三道玉軸。

此外,朱佑樘又命工部差官前往孝穆皇太后的故鄉廣西賀縣修造祖墳,同時令賀縣撥人夫三戶守視,免其雜徭。為了找到太后親屬,朱佑樘派太監蔡用往廣西尋訪太后親屬,可是真的宗親沒找到,假的倒是不少,朱佑樘仍舊不放棄,繼續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在尋訪上。

這不免引起了一些朝臣的意見,其中就有嶽德熙的父親嶽正。這位外號蒙泉先生的翰林學士人如其名,不僅博於學問,在官場上更是剛正不阿,以探花授編修,曾任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卻不斷被貶官,直到去興華做了知府。

古人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但是嶽正,卻是“三年嶽知府,九座便民橋。”任上,他興修水利,灌溉良田數千頃,並節省開支,整頓庫存。當地人還以“嶽公橋”來紀念他。

朱佑樘繼位後將他從興化調了回來,沒想到他回到內閣才二十八日,便勇事敢言,便殿論奏。

這日,多名官員在殿上表示反對皇帝對孝穆皇太后過度逾矩和無謂的尋訪,可是朱佑樘置之不理。退朝之後,嶽正卻還不罷休,高聲勸他收回成命,他一口氣便洋洋灑灑說了數百言,邊說邊上前,唾沫星子直濺到朱佑樘臉上。朱佑樘不便躲避,眾目睽睽之下,連以袖遮擋都不好為之,只得強忍著。

韶齡看著他回到後殿舉袖拭面,突然覺得好笑。“踏遍天涯兩足存,西馳未定又南奔。人間有水皆堪濯,何必滄浪一段渾。蒙泉先生很喜歡蘇舜欽的《滄浪亭記》吧,這才寫了這首詩。”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文官們一個個都喜歡自比蘇舜欽,歐陽修。”朱佑樘一邊換下朝服一邊說。

韶齡聽出他的口氣似有不悅,問道:“陛下從前不是很讚賞這些名士清流麼?”

“何謂清流,歐陽修不是寫過《朋黨論》麼,他認為守道忠信者為君子之朋,逐利貪財者為小人之偽朋。可是這種朋黨鬥爭,從宋初到宋末一直未絕。不管是范文正公還是王安石,他們都拉幫結派,力求自保。”朱佑樘說。

“朋黨之起,蓋因趨向異同。同我者謂之正人,異我者疑為邪黨。既惡其異我,則逆耳之言難至;既喜其同我,則迎合之佞日親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