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身邊儒家門生鼓吹徹底剷除這個威脅,扶蘇卻堅守儒家的仁愛之道。
他堅信淳于越和周青臣教授的儒家治國理念,認為自己是帝國的合法繼承者,應當維護兄弟間的和諧與忠誠。
然而,面對九弟的危機,他陷入了深深的掙扎,因為儒家的教誨讓他無法坐視不管。
面對淳于越的教導,扶蘇堅決反駁:“老師,弟子認為,身為儒家子弟,應遵循手足情深,不能坐視弟弟陷入絕境而不援手。”
他的話語中帶著堅定,透露出對冷酷手段的排斥。
淳于越內心冷笑,若嬴爍不死,始皇可能改變心意,使嬴爍成為競爭儲君的有力人選。
他知道,扶蘇已被儒家的理念深深束縛,成為了他們的棋子。
同樣的,胡亥也被趙高的計謀所操控,這些秘密無人知曉。
表面上,他們保持著平靜,暗中卻在權力的角力中膠著。
這是儒家與法家之間無聲的較量,嬴爍只是這場鬥爭中的無辜旁觀者。
始皇巧妙地利用嬴爍來打破他們兄弟之間的平衡,顯示他對兩大勢力意圖的洞察。
淳于越深知,如果讓始皇察覺到法家和儒家的真正圖謀,後果將不堪設想。
因此,他必須確保局面不受干擾,維持現有的權力結構。
他向扶蘇解釋:“公子,為了黎民百姓,犧牲一個嬴爍是值得的。
等你登基後,再為他平反也不遲。”
然而,扶蘇的神色仍然猶豫,淳于越繼續闡述:“陛下希望九公子能借此機會解決貴族階層的問題,但這無疑會動搖帝國根基。
我們必須穩固現有秩序,防止貴族叛亂帶來的危險。”
秦王的憂慮在扶蘇心中化為深深的嘆息:“我大秦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即使犧牲自我,若能阻止父皇讓九弟執掌馳道工程,那也是值得的。”
淳于越此刻彷彿親手築起了一道阻礙,卻反噬了自己。
扶蘇的思維固執而深沉,與他們的策略背道而馳,這並非儒家所期望的局面。
然而,淳于越又無法全盤否定他的理念,畢竟那是他們多年教育的成果。
在儒家的藍圖裡,只要扶蘇稍作妥協,登基執政已是註定之事。
趙高向胡亥灌輸法家的理念,但他們深知胡亥的性格缺陷,如同朽木難雕。
這孩子在趙高的操縱下,已淪為無用之材,毫無競爭力可言。
始皇的未來,他們清楚地知道不會交給胡亥。
如今,九公子嬴爍的躍然而出,攪亂了他們的精心佈局。
一旦嬴爍得逞,對儒家而言,將是百家和權貴階層的噩夢。
他們向來以賤民為愚民,利用他們,而非平等對待。
儒家的核心理念,是維護等級秩序下的仁愛,賤民始終是賤民,只有在他們滿足之後,才會有恩賜。
平等?那只是幻想。
淳于越試圖以天下福祉和帝國存續為由,勸說扶蘇放棄危險的念頭,然而,他與趙高之間,立場截然相反。
儒家忌憚的是嬴爍宣揚打破權貴壟斷的言論,趙高則希望建立在法理基礎上的統治,以贏得秦始皇的認可。
對於秦始皇來說,扶蘇是他心中的首選繼承人,胡亥則是備用的選擇,甚至是一種陪襯。
而嬴爍的出現,打破了這個平衡。
如果嬴爍成功,意味著扶蘇和胡亥將被無情地犧牲。
此刻,十八公子府內,胡亥的冷笑如寒冰:“老師,嬴爍的道路艱難重重,即便父皇全力支援,也無法無視舊制的束縛。”
趙高內心抱持著同樣的策略,期待明日能借助胡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