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蕭何和陳平的例子在前,按理說,大秦的潛在人才應該趨之若鶩,投奔九公子府。
一旦他成為儲君,地位將無可動搖。
在這個局勢日益清晰的時代,任何人都明白,未來的秦朝皇位非他莫屬。
“我這次算是被韓信算計了,他不僅拒絕了我的善意,還讓我的計劃受阻。”
贏耀語氣中帶著一絲慍怒。
秦王政一聽,便知兒子心中已萌生殺意。
對於這位王子,天下無人敢違逆其意願。
既然有人選擇挑釁九公子的權威,以此為榮,那此人無疑是愚蠢的,他們仍陷在舊有的權力法則中無法自拔。
如今,王子制定的新秩序,才是秦朝乃至世家、諸子百家應遵循的法則。
違背者將面對他雷霆般無情的制裁。
白起含笑開口:“九公子所言極是,既然韓信不知好歹,那就應當除之而後快。
不能為我大秦效力,寧肯成為他人附庸,也是罪有應得。”
秦王政贊同地點點頭:“說得對,我大秦不能再容忍這些背叛者苟延殘喘。
既然兒子有此決斷,那就讓他處置吧。”
掌握兵權,虎符在手,贏耀的行動力已經充分展現,這正是他滿意的舉措。
並非是贏政吝嗇兒子的饋贈,而是他有意讓贏耀自我積累。
軍事層面的事務,贏政早已放手讓贏耀全權處理。
如今,贏政手中的鐵鷹精銳,猶如他的私人親衛隊,由威震天下的秦昭武安君白起領軍,實力不容小覷。
北方的戰事,尤其是匈奴的威脅,已被納入贏耀的職責範圍。
待他成功平定匈奴,其地位將無人能撼,對國家的掌控也將更為穩固。
此刻,贏政期待的是,軍方能無條件接受贏耀的排程,這正是他的終極目標。
然而,贏政心中對贏耀能否震懾軍心有所顧慮,因為贏耀尚未在軍隊中展現出真正的領導風采。
在內政上,贏耀的表現卓越,得到了廣泛支援,儘管尉繚、王和蒙恬的聲援,卻非贏政所願看到的局面。
大秦自統一六國以來,已從王國晉升為皇朝,李善長的治理才能絲毫不遜於李斯,甚至超越王綰。
然而,基於王綰和李斯的支援,贏耀並未有過更換人才的念頭。
未來,贏耀將會自行規劃。
贏耀微笑道:“正因如此,我決定讓他們分赴南北,彌補王和蒙恬在戰略決策上的不足。
尉繚的戰略眼光無人能及,為此,他被我派遣至北方,擔當最高統帥。”
諸葛亮輔佐尉繚,而王翦則坐鎮南方,劉基為副手。
王翦的嚴謹和才能,使他對劉基的建議極為重視。
由此看出,大秦的重心正逐漸向北方邊境轉移,準備與極北的狼帝國形成全面對抗。
解決匈奴問題,意味著大秦將擁有自己的戰略基地,戰馬資源源源不斷。
事實上,贏耀並不依賴匈奴的戰馬,他在異世界培育的戰馬數量豐富,一個月內就能再增兩三百匹。
至於牛,帝國也無需擔憂,它們正在逐步普及到全國,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的大秦,國力空前強大,堪稱歷史巔峰。
然而,大部分空間用於耕牛的培育,使得戰馬養殖受限。
一個月後,當帝國的耕牛供應充足,戰馬養殖將得到大力發展。
隨著商業繁榮,運輸需求日益增長,這正是贏耀僅能提供百萬匹戰馬的原因。
這些戰馬已裝備在贏耀嫡系的建設兵團中,他的修羅衛更是英勇無畏,無論騎馬還是徒步作戰,皆是無敵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