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位,強弱轉換,一波接一波的箭雨造成的傷害遠遠高於方才太平軍一方的弓箭手對城牆上防禦方進行的攻擊。
直到弓箭手都遭受到了對方弓箭手從高處的還擊,太平軍主帥毛能這才發現自己的判斷似乎出了問題,好象敵人的力量遠遠不象剛才自己觀察的那般薄弱,城牆上的對方士兵彷彿一下增加了幾倍,無休止的予自己一方計程車兵以痛擊,對自己一方的部隊造成了極大的損傷。
另外兩名萬夫(騎)長也發現問題,但此時已經是一個多小時後的事情了,投入的一個萬人隊已經損失了近七成,卻毫無反應,如果再投入進攻,很難說會取得多大的效果。三名主將也因為後續進攻問題產生了分歧,萬騎長主張繼續加強進攻,不能喪失戰機,一旦敵人立穩了腳跟就更難應對,認為應將剩餘的一個萬人隊也投入進攻,力爭一舉攻克鷓鴣關,而另一名萬夫長則堅決反對,認為眼下敵我形勢不明,冒然繼續下去只會帶來的更大的損失,應該先行撤退,待獲知對方準確情報後再作決定。
毛能則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退吧,損失如此之大卻灰溜溜的回去,實在難以交代,攻吧,沒有強有力的器械,單憑一些簡陋的雲梯根本無法取得好的效果,何況現在敵人明顯得到了加強,他甚至懷疑先前對方的表現是一假象,很有可能是設定了一個圈套引自己上鉤,依靠城牆作倚托來消耗自己一方的有生力量。
就在毛能還在為採取那一種意見頭痛的時候,戰場上卻是場面鉅變。
舍內從來就不是一個習慣於被動挨打的善主兒,在三個步兵聯隊接替自己率領的臨時充任防守力量的騎兵們後,他就已經再開始策劃著實施一場瘋狂的反擊了。對戰局他早已成竹在胸,有了三個聯隊的步兵作防守中堅,敵人那些簡陋的攻城武器和器械就顯得那麼無力了,那麼如何出乎意料的給予對方以致命一擊就成了當前考慮的問題。
對方的主帥明顯缺乏戰鬥經驗,一個萬人隊步兵平排前方,而幾千弓箭手卻無任何掩護列於步兵前列,騎兵卻擺在了後列。一面組織防禦,舍內一面命令換下來的騎兵抓緊時間待命休息,隨時準備投入戰鬥。
隨著時間的推移,敵人投入攻擊的一個萬人隊已是強弩之末,頹勢已顯,隨著要塞大門的突然大開,早已準備停當的騎兵縱馬而出,直插對方中軍。
正待準備收兵回陣再作決定的太平軍頓時被這突如其來的衝鋒打亂了陣腳,面對如滾滾大潮席捲而來的騎兵,毫無思想準備的攻城步兵一瞬間便被吞沒在鐵騎浪潮裡,連帶著來不及作出任何反應的弓箭陣營也被衝得七零八落。
當對方主帥聲嘶力竭的命令步兵結成防禦陣型時,勢不可擋的騎兵已經以排山倒海之勢壓向了驚慌失措的步兵防線,只激起了幾個細小的波浪,步兵防線便徹底崩潰了,缺乏戰鬥經驗計程車兵方隊一瞬間便被衝散,整個戰場出現雪崩似的潰亂,四處都是奔跑逃命的太平軍士兵,軍官找不到士兵,將領找不到下級,一切都被打亂了,放眼望去,映入眼中只剩下猶如一大幫無頭蒼蠅般的亂兵,就連還保持著整齊隊形的五個騎兵千人隊眼看也要被瘋狂潰退計程車兵衝亂陣腳,還算冷靜的毛能立即命令騎兵前隊變後隊立即後撤,而自己則親自組織步兵結陣抵禦,以求能為騎兵的撤退贏得一些時間。
第四十五節 外患(一)
面對拼死抵抗浴血奮戰的太平軍,率部衝鋒的舍內也不禁為之感嘆,被宗教狂熱矇蔽了的人一旦被鼓動起來,其爆發出來的激情的確非同小可,在眼下明顯是敗勢已定的情況下,仍然漠視自己的生死以換取戰友的平安撤退,這不能不讓人敬佩。
但敬佩歸敬佩,舍內卻沒有絲毫手下留情,熱情鼓動起來的隊伍畢竟不能與正規的騎兵衝鋒相抗衡,但他們終究為自己身後的騎兵撤退贏得了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