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驤的辦法就是將兄弟二人推薦給就近的縣,以他們&ldo;太學博士&rdo;的學問幫縣裡處理文書工作綽綽有餘,料想縣裡的官吏也不會拒絕。如此一來他們雖然仍是罪犯之身,但能憑一技之長獲得穩定的收入和縣裡的保護,秦驤也不至於暴露,便是一舉兩得之策。
這個辦法一出,立即得到了劍客的稱讚,鐵崑崙倒是不置可否,不過看他們二人信心滿滿的樣子,他也同意了。
辦法是有了,具體就是如何操作的問題。為此秦驤指出,&ldo;推薦&rdo;這件事不能由他們三人來做,而必須是由當地人來做,否則他們仍然有暴露的風險。
為此他特地默書了兩份兄弟倆在京城時寫過的經學文章,讓鐵崑崙和劍客分別貼在鄰近兩個縣人員往來密集之處。實際上秦驤無須如此大費周章地為兩位兄長造勢,他們早已被一個人盯上了‐‐南象郡長越縣的韓老縣令。
這位韓老縣令出自桂山郡,在大霄朝時曾在京城中求過學,對於中原地區的禮儀風度推崇備至。後來朝廷派他擔任南象郡長越縣的縣令,在任上一干就是二十年,雖然躲開了大霄末期一連串的政治動盪,但也始終沒有機會升遷。
兩年前韓老縣令聽說要從京城發配過來一批&ldo;逆犯&rdo;家屬,一打聽之下竟然有三人是出自恆陽秦氏,令他驚訝不已。當年他還在京城求學的時候就聽說過,恆陽秦氏是經學世家,族中子弟從幼時就要熟讀詩書禮儀,未及成年便已是滿腹的經綸。這樣的京城名士竟也會牽扯進&ldo;太子逆案&rdo;之中,著實令人唏噓不已。
但同情歸同情,流放之人按律都要服苦役,很多人因不堪繁重的苦力活而喪命,更不消說這三個文弱書生了,因而這兩年裡韓老縣令一直想找個機會將秦氏三兄弟從林木場撈出來。他這麼做一來是仰慕&ldo;恆陽秦氏&rdo;的大名,二來也存了點私心‐‐想請他們教導自己的三個孫子學習經學。
南象郡和桂山郡都屬中原人眼中的&ldo;南蠻之地&rdo;,此處民風剽悍不識禮法,懂得學問的人除了從中原發配過來的文人之外,也只有同&ldo;發配&rdo;無二的郡中官吏了。偏偏大盛朝與大霄朝一樣,在人才的選撥任用上採取的是&ldo;察舉制&rdo;,沒有一點學問功底想在仕途上有所突破便如天方夜譚。
韓老縣令的三個孫子自小跟隨在他身邊,由於無人教導,這些小孩十多歲了也識不了幾個字,&ldo;好勇鬥狠&rdo;的習性倒是沾染了不少。韓老縣令看著眼裡,心裡不免為這些孩子的未來憂慮。
如今新皇帝登基大赦天下,秦氏三兄弟被免除了苦役,雖然仍在郡中官署的監管之下,但找他們出來給縣裡做事也就有了可能。韓老縣令本來已經備好了禮前往林木場要人,然而鐵崑崙他們張貼的兩篇經學文章令秦驥、秦騏的名聲一下子在南象郡中炸響,來到林木場討人的除了周邊縣的官吏,也有不少心儀&ldo;中原風華&rdo;當地士紳,他們全帶著重禮搶著要延聘二人。
林木場的守備官兵一看這架勢,趕緊上報給了上司郡司馬,郡司馬又匯報給了郡守。郡守也久仰&ldo;恆陽秦氏&rdo;的大名,想著這倆兄弟可以對於朝廷宣導的&ldo;王命教化&rdo;有所幫助,便做出了裁斷‐‐秦氏兄弟每個月輪流在南象郡各縣講學,在此期間二人的吃穿用度、出行車馬都由縣裡做安排,各縣發動士紳吏民聆聽教化。
郡守的這個安排也算公允,堵在林木場的馬車禮隊也漸漸散去,不過韓老縣令還是有些不死心,他還是希望秦家兄弟中能有一個人在長越縣常駐,為此他是拉下老臉去央求郡守。郡守已經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