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石炭鍊鐵掌握不好技巧,容易練出來疏鬆易脆的劣質鐵料,大師傅們靠著摸索出來的經驗,也只能靠著運氣,十爐裡面有半數鐵料質量稍微好點。
若不是這石炭夠便宜,鍊鐵完全使用木炭成本太高,淮南石炭場真就沒有多大市場。
這也是淮南石炭場幾經易手,經營了將近一百多年,也才挖了小半個山頭而已。
廣勝軍從王家手裡接手之後,學到了一些零星的黑牛城特殊手法,能把石炭處理的稍微便於鍊鐵,也就招募人手開始擴大礦場規模。
不僅供應廣勝軍還在艱難維持的鐵城使用,更多的是預備著。
他們相信,黑牛城開啟了這一扇門之後,肯定會有更多的人使用石炭。
這將成為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
淮南近在咫尺,額外花費不了多少功夫,自然想著先佔一塊場地。
至於鐵礦石,大多來源還是榷場和周邊的小礦,安豐稍微貧瘠一點,沒有什麼較大的鐵礦礦場,零星小的礦場倒是不少,產出只能滿足一些小的鐵料加工家庭作坊。
廣勝軍從鐵城開建以來,有意的鼓動這些小礦場擴大規模,就是為了減少從榷場獲得的鐵礦石配額太少。
若是以前,這些已經增加不少的數量,早就能夠滿足安豐所有鐵匠工坊的用量了。
也只有黑牛城帶來的新技術,才將鐵料的產量不講道理的翻了好幾十翻,連帶的礦石都顯得不足了。
被黑牛城退出合作行列的鐵城,在廣勝軍和陳家的配合下,原有的生產線只開了三四成。
一個是為了裝置維護保養,留有一點餘地,因為這些東西連軸轉起來全是高溫高熱的環境,缺了黑牛城的技術維護和提升,剩下的人只會用,維修起來總是不怎麼順手。
再有就是,開始投產測試的時候,滿產的速度和數量嚇到了廣勝軍的高層。一座鐵城,就能遠超宋國全年的鐵料產量,這樣的財富和實力掌控在廣勝軍一部軍隊手裡,無論怎麼想都是不太長久的事情。
度過了最開始欣喜若狂,全員換裝的熱烈激情之後,冷靜下來的廣勝軍上下,開始謀劃著減產藏拙。
原料和鐵料在黑牛城手裡,還有機會靠著海量物資平等交換,若是落在朝堂大人物手裡,能分點湯水就不錯了。
更可能的下場是,既要出人出力,還落不到什麼好處。
這樣的事情早就屢見不鮮了。
軍隊勢力對普通百姓和普通家族來說,是不可高攀的大勢力,而再往上,還有朝堂大佬、門閥家族、皇親國戚等等,這些實力派同樣能壓的軍隊寸步難行。
就比如,鹽鐵司和樞密院曾經暗示,要把廣勝軍調往他處一樣,這些大人物能夠還用合理合法的手段,讓其他人拱手讓出好處來。
除了像黑牛城這樣頭鐵的。
而又有多少人能夠豁得出去,跟黑牛城這樣鐵血扞衛自己的財富。
鐵城減產的訊息有點讓白守良意外,又覺得是情理之中。
畢竟,有系統的支撐,白守良才敢帶著幾萬百姓,不把伸出貪婪之手的張衙內一行人看在眼裡。
不過,對於日漸成為生產缺口的鐵礦石原料,白守良有了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