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章 招人獎勵大米

經驗之後,就算大軍來攻,也能守上十天半個月,等碼頭水路修好,有水路和上山兩條後路,還有誰能奈何得住白守良?

既然這個時代這麼的對正經生意不友好,那就拿出土匪的架勢,講道理就講道理,講刀槍就講刀槍。

當然,這個前提是黑牛城得有千把人以上才能有這個底氣。

黃三郎收集流民的任務並不順利,確實安豐以北人煙凋零,可正是因為這個地方經歷了洪水、乾旱、兵災之後,逃難的人口早就往南方更為富饒的的方向去了。

南邊的大城裡只要有一把子力氣,總能賺到吃飯的錢財。

還有更南邊的海商,聽說只要命大,出幾次海就能賺一輩子都花不完的財富。

有了這些傳言,招災之後留在當地的要麼是走不動路的老弱病殘,要麼就是頑固的要死不願意遠離鄉土。

還有一些受災的地方,也都被朝廷收編到廂軍裡修城築路去了。

黃三郎一個來歷不明的土匪,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招攬人手。

正常有口飯吃的百姓,也不會願意不明不白的上山去當什麼土匪。

陸陸續續的黑牛城常駐人口有了將近五百多人,可還是不夠。

有了謝家兄弟和黑牛城商行的內需撐著,回流的銅錢、物資把白守良的可用資金又補了不少回來。

也能夠支撐更多人口的聚集。

有人才能辦事,有人才能成事。

於是,新的一輪招人攻勢開始了。

黑牛城推出了老帶新,推薦有獎的拉人政策。

介紹一個熟人加入黑牛城臨時公民的發三十斤大米,而招攬一個人不願意加入黑牛城但能加入務工隊伍成為勞務工的,獎勵二十斤大米。

這大米可不是平常大鍋飯的粗糧雜糧,而是真的是大米。

白花花的大米在內城的城門口擺出來幾千斤的樣子,晶瑩透亮,這樣一斤的好米可以換五斤的粗糧。

每回上工的隊伍在路過城門口的時候,都會被那飽滿的顆粒吸引目光。

直到第一個從山裡拉來幾個熟人加入勞工隊伍,真的從白城主手裡領走一百斤大米的時候,整個黑牛城工地上的人,都快瘋了。

連戰俘隊伍都不可避免的流起了口水。

太富有了。

太瘋狂了。

有這麼多糧食,當初怎麼就瞎了心只會用刀子呢?

現在用鋤頭的都可以一點都不費力的換走百來斤大米,還用得著拼命嗎?

黑虎寨真踏馬坑死了哇。

有了戰俘和其他臨時勞務工的加入,黑牛城的建設要求粗獷而簡單,建設進度自然是穩當推進。

原來黑牛城裡的兩百多號人裡,抽出一百多人成了脫產的護城隊伍,由劉二旦帶領,還有幾十人分別由周虎、黃三郎、林山幾個小頭領帶著組成各個隊伍,忙碌著大大小小的任務。

其他人包括老弱病殘,只要身體還行的都安排了活計。

簡單又緊湊的施工過程中,識字又變成了大問題。

很多東西白守良吩咐的任務傳達下去,可沒有多少人認得幾個字啊,特別是白守良還只會簡化過的字。

識字已經是擺在面前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小五小六跟著前前後後倒是學了不少字,不過年紀太小,認得字也不動字的意思,只是機靈而已。

於是,搶個教書先生又成了幾個首領討論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