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9章 商業和情報

百姓眼裡有光,這就是劉思敏最大的感觸。

其他地方的百姓,對官府對軍隊對達官貴人,無論怎麼掩飾,都藏不住骨子裡的那一種畏懼。

就算有朝一日跳出農門,也得經歷多年的磨練,才能脫去百姓的畏縮習慣。

眼光毒辣的人,從第一眼的感觀就能大概察覺出對方的家境和階層。

在黑牛城,這一點有稍微一點點的失靈。

後面才來剛安頓好的災民多少有點跡象,前面加入黑牛城的,基本都脫胎換骨變換了氣質。

除了一點匪性的做事風格,其他地方感覺起來,竟然跟地方官吏和軍隊,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至少,百姓對巡邏士兵和黑牛城的管理隊伍,沒那麼多畏懼,反而多了一些親近。

這是劉思敏很難理解的。

一個收稅,一個交稅,總有些摩擦爭議,如此和諧的場景,只能說黑牛城內裡確實很有一套。

參觀了黑牛城,熟悉了地方風情的飛虎軍三個人自然不需要劉二旦多陪。

帶著特製的遊客身份牌,明白了在這裡有事找城管就行,於是帶著新奇和疑惑,自行到外城工地和各種社群瞭解了起來。

外城的水泥路幾經人手擴建,已經變成了黑牛城至雁石鎮的寬闊馬路,與白守良前世那種雙向四車道的主路都有的一拼。

行走在其上的除了靠兩條腿行走的路人,更多的是拉貨的馬車和運客的客車,與行人間有著簡單的隔離帶分開,各行其道。

二十多米的寬度,在一些人流緊要處,甚至修建了跨路的大橋方便透過。靠著水泥建築的施工歷史和不計成本的鋼筋填充,還有一些有著修建簡單木橋石橋經驗的工匠們參與,所謂的天橋修建的高高大大,非常厚實。

兩邊延伸出來的寬闊橋面,還有轉盤式走廊,方便行人透過的同時,一些小型貨車也能行走自如,成了外城上不可多得的風景。

有些百姓,閒暇的時候,都喜歡走上附近的天橋,能看到寬闊的淮河水岸和南面的田園景色,別有一番風味。

在黑牛城與雁石鎮的中段,新建的黑石鎮因為有建設債券的助力,修建的速度很快。

工程部拿手的網狀道路平鋪開,就將內裡的土地分割成規整的方塊。一開始就興盛的大宗交易中心自然佔據了交通要道的中心位置。

隨著交易中心裡參與的客商越來越多,也帶動了金融區的錢莊生意,更是將建成不久的貨棧碼頭全部啟用使用了起來。

道路交通方便,儲存取用貨物便捷,將前世一整套服務理念框進黑石鎮裡的物流、倉儲、金融、中介行業,所噴發出來的吸引力遠遠超出了當初白守良的想象。

這個時代,紅頂商人橫行的商界,總歸能成為紅頂商人的還是少數。

更多的小商隊一直在大商家的夾縫中求生存,而有了黑石鎮的交易中心和配套服務,自然深受這些小商隊的歡迎。

能做大爺的時候,誰又願意忍氣吞聲伏低做小呢。

有了商隊的入駐,帶動的不僅是碼頭和倉儲,還有餐飲娛樂的消費。

賺了錢的自然呼朋喚友廣結人脈,沒怎麼賺錢的也得交際應酬為了今後賺錢鋪墊關係。

除了雁石鎮的商家看到機會趕來租地租房開設酒樓等吃喝玩樂的場所以外,後勤部在有手藝和經驗的人裡,挑選了不少人也來開設相關設施。由黑石鎮開發商社組織場地和建築,具體經營者或人力或技術或管理入股,既減輕了小商人的金錢壓力,又將觸手深入了各行各業。

一時間,符合條件願意遵守黑石鎮的商家將一個光禿禿的新城鎮,打扮的五光十色活力十足。

這其間,少不得成立不久的楊林和周虎招募安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