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9頁

&ldo;國主,臣相信林將軍是不會背叛我大唐的,一定是有人故意陷害林將軍還請陛下明察。&rdo;

潘佑相信林仁肇的人品。

滿朝文武大臣,其他人他不敢說怎麼樣,但是這林仁肇他是絕對相信的。

那絕對是大宋的一員虎將也是一員猛將。

而且林仁肇還是自己親自推薦的。

後周顯德三年,後周軍攻打淮南,中宗李璟,命鴻臚卿潘承祐到泉州、建州召募勇士。潘承佑推薦了前永安節度使許文稹、靜江指揮使陳德誠以及鄭彥華、林仁肇等人。

中主任命林仁肇為將軍,讓他率偏師救援壽州。林仁肇攻城南大寨,又破濠州水柵,被擢升為淮南屯營應援使。

當年八月,周軍正陽浮橋建成,扼住南唐援軍的進路。林仁肇親自率領一千敢死士,用船載著薪柴牧草,乘風放火,欲焚毀浮橋。不料,風向轉變,不利火攻,周軍大將張永德趁機進戰,唐軍大敗。

這時,林仁肇單馬殿後,並將張永德射來的箭矢全部擋開。張永德大驚道:&ldo;敵軍有能人啊,不可輕敵。&rdo;便不再追擊。後來,南唐向後周割地求和,林仁肇被任命為鎮海軍節度使,不久又改鎮武昌。

潘佑可以說是林仁肇的伯樂,怎麼不知道林仁肇的為人呢?

這只是說林仁肇的勇武,可是人家對大唐是忠心耿耿。

建隆元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建立宋朝,並平定迅速淮南節度使李重進的叛亂穩定了局勢。

但是也造成了宋國在淮南之地的兵力薄弱,這可是一個機會,淮南之地根本就是唐國的,如果趁著宋國兵力薄弱一舉拿回來也是可以的。

林仁肇身為將軍自然知道這些,甚至親自化裝去檢視了一下淮南各地的兵力部署情況,等到準備好開始向李煜進言了。

在開寶三年,林仁肇私下向南唐後主進言道:&ldo;淮南兵力很弱,宋國又連年用兵,先後平定西蜀、荊湖、嶺南,千里奔波,士卒勞累,這正是可乘之機。陛下只要給臣數萬兵馬,臣就能奪取淮南。陛下可以對外宣稱臣起兵反叛,那麼臣若成功,淮南歸國家所有,臣若兵敗,陛下便滅我滿門,以此表示陛下並不知情。&rdo;

這句話說得很就很明瞭,林仁肇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唐著想,為大唐盡忠。

他向理由分析了一切可能行,並且還給李煜撇清了關係,如果成功這是國家的大幸,是陛下洪福齊天。

如果不幸失敗了,那就更好辦了,就說是林仁肇起兵反叛,不聽指揮,李煜將林仁肇給斬殺,滅滿門就行了。

所以說這些對李煜對唐國都十分有利。

可是李煜畢竟膽小聽後,驚道:&ldo;你千萬不要胡說,這會連累到國家的。&rdo;不久,林仁肇便被任命為南都留守、南昌尹,實際上是遠離了金陵。

&ldo;這一切都是朕親自去調查的,怎麼會有錯,林仁肇欺君叛國罪證確鑿,還有說什麼?&rdo;李煜也不耐煩了,他一直很討厭潘佑,這個人太不懂事了。

&ldo;陛下,臣的意思即使是陛下的人去調查的,可是他們難保會有遺漏,還請陛下慎重呀,畢竟林將軍是我唐國的最能徵善戰的將軍,如果出錯那真是親者痛仇者快。&rdo;

------------

第三六二章 無力迴天

陛&ldo;潘大人你怎麼能夠跟陛下這樣說話呢,你真的不顧君臣之禮嗎,還不退下。&rdo;

徐由一聽立刻就出來反對了。

&ldo;你也是一個奸臣,就知道逢迎拍馬,一點也不能給國家的帶來福氣,留你這樣大臣何用,陛下請三思。&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