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你說的還都是正確的,只是和我今天要說的有點不一樣而已。&rdo;
恩,這還有什麼其他的道理不成,一群和尚雖然有疑問,可也是見怪不怪了。
畢竟這個江正給他們帶來的震驚也不是這一次兩次的了,換句話說也就是見怪不怪了。
------------
第二八九章 佛理
&ldo;我說的就是釋家所說的得與失或者說有與無,這裡面蘊藏著重大的佛理,這一點你們沒有看出來吧。&rdo;
江正內心有一種成就感,你看看你們這些職業的和尚,還沒有我這個半路出家的和尚有本事,看來我還是一個當高僧的料。
&ldo;所謂的有就是那個國王得到了百姓的錢財,這就是有,此外他蓋上了一座新的皇宮這也是有。&rdo;
江正的有就是自己擁有,或者是佔有,名義上的擁有也算是這個範疇。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放到現在人人是都懂,也是很理解這個東西,甚至懂事的小孩子都知道。
可是現在是什麼時候公元八世紀,這麼簡單的一個道理,沒有人傳播,沒有人大力的推廣,根本句沒有多少人知道。
這也不是他笨,實在是他們的經濟根本就沒有發展到那個程度,接觸的東西也不是很多。
幾個小和尚,聽到這裡也是深以為然的點點頭,讓那個他們自己說他們說不上來,可是讓他們聽,絕對是恍然大悟。
&ldo;大師,那無又是怎麼解釋的呢,快點說說吧。&rdo;這些人似乎是很急切。
那是當然了,他們讀了那麼多的佛經還不如人家隨便將一個故事學到的多呢,能不激動嗎?
&ldo;無也是相對的,你們看肯這個國王得到百姓錢財,那麼想對的,百姓就沒有了,這就是失。&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