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
“啟稟陛下,諫議大夫蔣琬求見。”
“蔣琬?哪個蔣琬?”劉備一時半會兒還沒有想起這個人來,這也並不怪他,因為蔣琬也是被剛剛調往京師。前後才不過三天而已。
宮人提醒道:“就是大司馬舉薦的那個蔣琬。”
劉備尋思了一下,這才恍然大悟,張飛確實舉薦過一個叫蔣琬的人。只是這一陣子他時刻關注著戰爭的事情,今天又被群臣氣了一下,所以一時沒有想起來。這會兒記起來了有這號人物,便問道:“他有什麼事情?”
宮人回答道:“啟稟皇上,蔣大人說他是來獻策退敵的。”
劉備正在一籌莫展之時,忽然聽到了宮人的話,便急忙道:“快讓他進來。”
“諾!”
話說從頭:蔣琬是張飛在零陵發現的人才,起初舉薦蔣琬在一個縣裡擔任縣令,後來縣尉舉報蔣琬整日沉迷於酒缸裡。將所有的公務都置之不顧。
張飛一怒之下,親自策馬來到了零陵。逼著蔣琬處理公務,結果蔣琬一日審理百案。將百餘天來所積攢的案子全部審理的合情合理。張飛親眼見到之後,大吃一驚,這才知道蔣琬並非百里之才,於是乎,便將蔣琬調到了身邊,擔任主簿。
張飛是典型的輕小人,親士大夫的人,所以對蔣琬也是很關心,再後來,張飛覺得蔣琬留在他的身邊太屈才了,便將蔣琬舉薦到了朝中。
言歸正傳:蔣琬跟隨著宮人一起來到了御花園,看到劉備坐在涼亭當中,便立刻前往叩拜。
禮畢,劉備先是打量了一下蔣琬,見蔣琬一表人才,一副儒雅之狀,這才說道:“愛卿有何良策獻給朕?”
蔣琬道:“良策倒是沒有,只是前來向陛下舉薦幾個人,或許可以幫助陛下退敵,僅此而已。”
劉備本來是滿臉笑容和一肚子的期待,聽完蔣琬的話後,笑意便收攏了起來,板著個臉,說道:“你所舉薦的是何人?”
“臣聽聞荊州有一名隱士,復興司馬,單名一個徽字,字德操。名士龐德公稱之為水鏡先生,水鏡先生就在襄陽城外,陛下何不去求教一二?”
劉備聽後,說道:“此人朕也聽過,只是從未得見,前幾次朕派人前去徵召,皆不就,不知道是何原因。”
蔣琬道:“陛下應該放下身段,禮賢下士,親自去見,或許能夠請出此等隱士。”
劉備當了幾年的皇帝,以前挨凍受餓的事情早已經忘卻了,端著皇帝的架子,便冷笑了一聲,說道:“你讓朕親自去請一個山野村夫?”
蔣琬開導道:“國難當頭,凡是可用之用,陛下應該不遺餘力的用,只要能夠渡過這次危機,就是陛下的聖明。荊州人傑地靈,飽學之士更是多不勝數,只要陛下肯禮賢下士,必然能夠俘獲更多荊州士人的心。這樣的話,那些人自然願意為陛下所驅策。荊州名士,以龐德公最為出名,但是卻以水鏡先生的聲望最高,如果陛下能夠請出水鏡先生,只要水鏡先生一封書信,龐德公也必然會與之同來,那麼其餘的荊州名士,自然會趨之若鶩。”
劉備聽後,覺得茅塞頓開,當即說道:“言之有理。那朕現在就動身,你隨朕同去。”
“諾!”
言畢,劉備、蔣琬隨即喬裝打扮一番,便要出宮。後來劉備又隱隱覺得不對。便吩咐讓人抬著一擔子金子,與其一同前往。
蔣琬見狀,急忙制止道:“陛下。水鏡先生並未是金石若能請動之人,此等隱士。一般都清高。臣已經問清楚了,水鏡先生住在城西南漳,陛下只需親自前往即可,不需要帶任何禮物,只要顯示出誠心誠意,必然能夠打動水鏡先生。”
劉備聞言,覺得甚有道理,也逐漸明白張飛為什麼將蔣琬舉薦給他了。此時此刻,他才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