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這是尹水柔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進入一家公司進行工作,所以難免有很多感到驚奇的地方,而沒事的時候尹水柔就喜歡將自己遇到的有趣的事情講給賴小虎聽。
在電話裡和尹水柔閒聊了半個小時,賴小虎掛了電話。尹水柔的電話算是他枯燥工作生活的一個調味劑,不過他就擔心自己和尹水柔這麼頻繁的聯絡被張穎發現了,所以每次掛了電話賴小虎都有點心驚膽跳的。
透過尹水柔,賴小虎也基本上可以實時的瞭解皖省大區的工作進度,這也是他和尹水柔通話的目的之一。將私事和工作二合一再好不過了。
現在皖省的大區已經基本上將店面的事情洽談的差不多了,只需要最後幾天便可以簽訂合同將店面購買過來,之後他們就可以進行裝修然後準備開業的事情了。
這一次皖省要新開店面的數量被定在了三家。這是考慮到皖省省會經濟實力以及當地人的購買力之後才決定的。
在經濟上皖省並不太突出,而它的省會在全國城市經濟排行榜當中也不是特別的靠前。在賴小虎此次選中的前四十名裡面,皖省省會只是排名中等偏厚,最終排名只有第三十一位。按照這個排名,正常情況下只需要開兩家分店就已經足夠了。只不過考慮這裡畢竟是皖省的省會,它的輻射能力很強。所以賴小虎將這裡分店的數量設定在了三家。
現在皖省省會分店數量是三家。其實一開始他們自己上報的時候可是上報的五家。在一開始這種情況發生在了好幾個省份裡。畢竟多開一家分店,那麼未來這個大區所掌握的權勢就能夠加重一份,所以在上報需要開設分店數量的時候,前幾個上報的省份普遍上報的是四個或者五個。
很明顯這個數量偏多了,前幾個上報的都是那幾個只需要在省城開設分店的省份,他們需要開分店的城市少。大區的工作就相對輕鬆,所以完成任務的進度也比較快,一般都是這幾個省份率先完成每一階段的任務。而在他們上報需要在省城開分店數量的時候不約而同的多報了。
對此,賴小虎心裡是很生氣的。每一個城市需要開幾家分店賴小虎自己心裡其實是有一個大概的標準的。雖然他沒有去現場檢視,但畢竟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透過網路賴小虎完全瞭解那些城市的經濟情況。這幾個省會的經濟排名都在前四十名裡處在中等或者中等偏厚的位置,相對的只需要兩個或者三個分店就完全可以滿足市場需求了。就連滬城現在都還是五家分店,他們就敢在這些城市裡開五家,這是要當賴小虎是傻子還是怎麼的?
不用說,當時賴小虎對這些大區的負責人全都是一頓痛罵,然後親自做主將這些城市的分店數量定在了兩家或者三家的數目上。
而有了賴小虎前面的批評之後,後面上報的大區就老實了起來,都知道前幾個大區負責人被罵了,後面的也沒人找不痛快。
之後其他大區陸續上報上來的分店數量基本上還算靠譜,和賴小虎心裡估計的相差不多。如果有出入了,賴小虎也會和當地的負責人進行溝通,然後適當的刪減。
總體上,現在有些大區已經確定了分店的數量以及位置,此時已經進展到店面的購買了。而有的大區因為工作量稍大,現在還只是把個大區內部個別城市的新店數量確定了下來,有些城市還在調研之中。
賴小虎知道,越往後各個大區的工作進度相差的就會越大,畢竟有些省份只負責一個省城的分店,工作相對輕鬆的多了。而有的省份則需要在好幾個城市開分店,那工作量可就大得多了。所以為了儘量能夠趕在同一天開業,賴小虎在後面也做了不少的工作,對於進展慢的省份,賴小虎也不能夠太催促了,那樣難免會讓大家放低工作質量。所以他只能儘可能的分擔他們的工作,然後多給他們增派人手,多給他們一點許可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