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巴基斯坦空軍只損失了幾架戰鬥機,完全可以忽略。
顯然,巴基斯坦空軍還有足夠的戰鬥力,而印度空軍已是強弩之末,繼續發動第二輪打擊,只會遭受更慘重的損失。
當然,這也與巴基斯坦的反擊有關。
在第一輪打擊結束的時候,印度軍方發現,部署在新德里西南的,原本計劃充當前鋒的地面部隊遭受了重創。
也就是說,地面進攻必須推遲。
如果地面進攻不得不推遲,就肯定得對空中打擊做出調整,也就沒有必要按照原計劃發動第二次襲擊。
可以說,印度空軍並沒有在這次突襲中佔到便宜。
在突襲結束的時候,印度空軍才發現,有沒有突襲都一樣,因為接下來仍然得跟巴基斯坦空軍爭奪制空權。
不管是進攻,還是防禦,都需要制空權。
接下來,誰能掌握戰場的制空權,誰就能掌握戰爭的主動權,並且在不久之後取得重大勝利。
第563章 空戰
天亮之後,戰鬥繼續。
與王棟等人預測的一樣,印軍把重點放在了制空權上,巴基斯坦空軍也開始為捍衛領空而戰。
吃早飯的時候,王棟才從雲龍那裡獲知,印度議會在昨天晚上召開緊急會議,秘密透過了對巴戰爭決議,並且授權印度總理採取包括戰爭在內的必要行動,讓巴基斯坦為發生查謨的爆炸付出代價。
此外,印度沒有向巴基斯坦宣戰。
直到7月8日上午,印度當局才對外發布訊息,說的是自衛反擊,並不是針對巴基斯坦發動戰爭。
當然,反擊與偷襲,不過是口頭上的說法。
其實,在夜間的戰鬥中,特別是巴基斯坦進行的第二輪反擊,已經打亂了印軍的作戰部署。
按照原訂計劃,印軍應該在頭一個晚上的突襲之後,立即發動地面進攻。
可惜,參與地面進攻的作戰部隊都遭到了精確轟炸,遭受了較大的損失,根本沒辦法按計劃發起進攻。
當天,印度當局還宣稱,有某個大國在幕後支援巴基斯坦,向巴基斯坦提供軍事情報。
這個大國是誰,自然不用多說。
印度方面的指責,也並非空穴來風。
很簡單,在第二輪反擊中,巴基斯坦的巡航導彈打得非常準,幾乎是彈無虛發。
如果沒有強大的情報支援,巴基斯坦能夠讓那些巡航導彈準確命中目標嗎?
更何況,打擊物件是幾天前才進入攻擊陣地的印軍地面部隊,巴基斯坦顯然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掌握如此多的情報。
其實,這也證明,這是一次有預謀的戰爭行動。
為什麼?
襲擊剛剛發生一天,印軍能夠在一天之內完成作戰部署嗎?
顯然,以印度軍隊的狀態,別說一天,就算有一週時間,也未必能夠完成進攻前的準備工作。
拿印軍的王牌部隊來說,至少需要24小時才能完成戰鬥準備。
那還只是本土防禦。
如果是進攻性質的作戰行動,印軍王牌部隊至少需要72小時的準備時間,普通部隊需要一週到10天的準備時間。
沒有提前做準備,印軍怎麼可能計劃在事發後不到兩天就發起進攻?
那麼,印軍為什麼要提前做好戰爭準備?
難道說,印度當局知道即將發生的事情?
只是,巴基斯坦的情況也差不多。
在遭到突然打擊之後,巴基斯坦依然能夠立即發起反擊,即便有華夏提供的情報,前期準備工作也需要大量時間。
也就是說,巴基斯坦明顯在幾天之前就收到了情報,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