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部分

孫二孃的十八池藏金,劉易耗費了三天的時間,另外找到了一池,為此他幾乎把雙山峰翻遍了。

雙山一對直,一溜十八池,那不過是民謠,信不得,劉易確信被自己翻遍了的雙山峰不可能再有其他的藏金了。

最後一箱子藏金,不是黃金,不是白銀,而是珠寶,滿滿一箱子的珠寶。

可惜的是,基本全是珍珠,在宋朝,珍珠在珠寶裡也算是非常珍貴的了,可是在現在,有無數的養殖珍珠的企業,珍珠已經氾濫了。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珠玉》:“凡珍珠必產蚌腹……經年最久,乃為至寶”。

自東漢後,珍珠已成為朝廷達官貴人的奢侈品,皇帝已開始接受獻珠,東漢桂陽太守文礱向漢順帝“獻珠求媚”,西漢的皇族諸侯也廣泛使用珍珠,珍珠成為尊貴的象徵。

《天工開物》認為,直徑五分至一寸又五分的為“大品”,有光澤略呈鍍金狀的為“璫珠”,價值一粒千金。

《廣東新語》則說,璫珠“大而稍扁”的“南珠之明璫”,等級僅次於徑寸大珠,珠形圓滿、色澤銀白、光瑩無絲絡的為精珠,其檔次以重量來分,每顆“重一分者銀六倒,二分者四十倒”,光澤不佳的肉珠,“二分重者值銀僅四倒”,八百顆重一兩的稱為“八百子”,值銀十倒;一千顆重一兩的稱為“正千”,值銀僅八倒。

可惜那些大多是採珠女在大海里採摘珍珠,風險大,而且數量稀少,所以格外的珍貴。

“大珍珠不多,也值些錢,可惜的是無法以孫二孃藏寶的名譽買賣,如果可以的話,說不定不會比一箱子黃金差太多!”

劉易有一點淡淡的失落,如果這珠寶是不可再生的玉石之類,那麼價值將會格外的昂貴,可惜這一箱子都是珍珠,總體價值能有黃金的十分之一,劉易就謝天謝地了。

龍王廟位於澡河鎮(我對名字徹底表示蛋疼!),龍王廟說是廟,不如說是清王朝皇帝的一個行宮。

鎮內遍佈大量文物古蹟、遺址、遺存及傳說,如乾隆行宮、陳家大院、合善堂、奶奶廟等明清建築,記錄了皂河鎮豐富的文化底蘊。

澡河龍王廟建築群始建於清代順治年間,改建於康熙二十三年,後經雍正、乾隆、嘉慶各代皇帝的復修和擴建,形成了現在佔地三十六畝,周圍紅牆,三院九進封閉式合院的北方宮式建築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頓於此,並建亭立碑,帑金修繕,故又俗稱為“乾隆行宮”。八三年年,蘇省人民政斧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公佈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兩千零一年六月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澡河龍王廟建築群位於古老的大運河畔,北臨駱馬湖,南接廢黃河,東連馬陵山,又與省級森林公園連成一線,其地理位置傍湖連水,交通方便,四季分明,氣候宜人。

三百多年來,皂河龍王廟行宮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美麗的傳說,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和專家學者不斷地研究、探討,同時,她又以其獨特的宮式建築風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向人們展示著其獨特的魅力。

“這就是龍王廟行宮了,不愧為皇家風格!”

劉易把車停好,和蕭武一起走進龍王廟行宮,這行宮如今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想要在這裡尋找寶藏,那無疑是比登天還難,不過劉易原本就沒打算在這行宮裡尋找寶藏,寶藏要從別的方面找起。

行宮建築群,佈局嚴整,規模宏大,軸線分明,左右對稱,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整體呈長方形,雙重圍牆,中軸線上建築物主次清晰,錯落有致。

自南向北,整個建築群分為六大部分,最南端為古戲樓,額枋上懸掛“奏平成”鎏金匾一塊,上下門懸有“陽春”、“白雪”金匾各一塊。

“那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