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些庶族子弟都要有基層工作經驗,也有對付胡人的經驗,也要沾染點血氣,最好的辦法就是派往邊疆做實際工作。五年之內看不出這些庶族子弟的厲害,五年之後十年之後,這些在邊疆飽經風霜殺氣騰騰的寒庶子弟入得朝廷,必定把那些沒有實際治政經驗只懂得坐而論道的大部分世家子弟鬥得人仰馬翻!魏延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魏延回到義陽後,待河套地那些城池修繕略盡,便動議將河套地立為朔州。
魏延這個動議的前提是,他收回了河套。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置“朔方刺史部”,州治在朔方縣,東漢建武十一年(45年),因為放棄了河套地區,朔方刺史部名存實亡,便省朔方刺史部入幷州,魏延收回了河套地以後,便又有了設立朔州的基礎。
魏延之所以把河套地設立的州命名為朔州,既是取朔方的朔字,又是因為在歷史上這塊地方就曾被設為朔州。北魏太武帝置朔州,治盛樂城,轄境約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及和林格爾、清水河、托克托等縣,準格爾、達拉特、杭錦等旗地,正光五年改為雲州。北魏正光五年以懷朔鎮置,時六鎮起義軍已佔領懷朔鎮,孝昌中乃寄治幷州界,東魏又僑置於介休縣界,又稱南朔州,北周廢。北齊天保六年置,治新城縣,又稱北朔州。天保八年徙治馬邑城,另置招遠縣,轄境約後世山西朔州市一帶。隋大業初改為代郡,後改為馬邑郡,唐武德四年復為朔州,天寶元年又改為馬邑郡,乾元初仍改為朔州。
新立的朔州轄有朔方郡、九原郡、上郡、北地郡、,以及武威郡黃河以東部分地區、西河郡在黃河以西部分地區,新任的朔州刺史由雁門郡太守郭擔任,郭雖然才兼文武,在演義上並不出名,但他有一個有名的兒子郭淮。
郭淮現年只有十歲,看起來呆頭呆腦的,除魏延之外,誰能料想歷史上的郭淮,竟然能做到曹魏的大將軍。
郭淮在歷史上,以擅於謀劃且行事精密而著稱,早年曾任夏侯淵軍的司馬,夏侯淵戰死時郭淮收集殘兵,推張為主將而得以穩定局勢,後來一直留在魏國西方負責防守西部邊境,並且多次平定羌胡的叛亂。在諸葛亮北伐及姜維北伐初期,郭淮參加了幾乎所有的對蜀的抵禦戰爭,諸葛亮伐魏時,郭淮料敵準確,立下戰功。後來郭淮打退姜維,升任左將軍、前將軍,最後受命總督雍、涼兩州軍事,官位升至車騎將軍,死後被追封為大將軍。
郭雖然是大司農郭全之子,算是世家子弟,但他久居邊塞,跟常年廝混在司隸洛陽的世家人物並不親近,反倒是對大破胡人的魏延異常佩服。
郭前來許都拜見天子的時候,得知魏延準備舉薦他為新建的朔州刺史,欣然領命,並自願提出把兒子送入義陽新城,這自然是一種變相的質子,以求取魏延對他的信任。
……
此後,在趙雲、太史慈等優秀的騎兵將領統帥下,魏軍的數萬騎兵橫掃河套草原西部,敢於放抗的羌人部落的小羌王均被滅族,那些普通羌人被強制漢化。
有些見勢不妙的羌人部落只得逃亡到武威郡求羌漢混血兒馬騰收留,魏延暫時沒有心思奪取荒涼的涼州,只向馬騰發了一個措辭嚴厲的文書完事。
雖然暫時沒有心思奪取荒涼的涼州,但魏延卻對打擊涼州那裡的若干胡人部落很有興趣,屢次派出數萬騎兵,以練兵演習為名,突襲那裡的胡人部落,提前報五胡亂華之仇。
魏延這個人的缺點十分明顯,他對傷害過自己、傷害過自己所出身的民族的人與民族都沒有一丁點的寬恕之心,他只有滿腔的報復之心。
後世那個憤青的靈魂佔據一半以上,他又怎麼能淡忘了大漢民族的仇恨呢。
他梳理過他記憶裡五胡亂華的相關史料,想從中知道他在東漢末年想要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