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還有什麼事兒比列隊迎接貴妃娘娘更重要? 有。 那就是賈璉要為避免元春“犯錯”做準備。 元春省親,是賈元春一生的高光時刻,也是賈元春給自己命運“埋雷”的倒黴時刻。 而糊塗蛋賈元春,卻從始至終都渾然不覺。 . 如今被冊封為“賢德妃”的賈元春,作為榮國府的嫡出大小姐,是賈母親自一言一行教匯出來的。 而且是賈母為了延續賈家的榮耀,一早就決定了要將她送進宮裡去的,所以對元春的教導,自然少不了宮廷教育。 以賈母的品味之高、趣味之雅、格局之大,深悟“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道理,她教匯出的元春,才能因為“賢孝才德”而入宮,絕非僅以美麗妖嬈之色事人的庸脂俗粉。 正好當今皇帝是個“崇詩尚禮,徵採才能”,連給自己的公主、郡主還要從名門之中選擇賢德與才華並重的女子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 所以縱然將二十五歲的元春封妃是皇帝為了拉攏賈家,但至少元春是符合當今皇帝的欣賞品味的。 但問題也恰恰出在了元春是榮國府的嫡出大小姐這件事上。 正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縱然賈母的後天教育培養出了元春對文化的興趣和品味,但元春的骨子裡,卻終究脫不開她父親賈政行事上的死板和政治上的天真,以及她母親王夫人意識上的狹隘和為人上的偏頗。 眾所周知,宮中女子的生活看似花團錦簇,但其實上每日裡都要規行矩步,許多複雜關係,處理起來難免有如履薄冰之感。 入宮將近十年,這樣的生活讓元春活得很累。 對宮中生活厭煩的時候,元春就難免生出些怨懟,平素裡她不敢和人提起。 但在後來皇帝准許後宮眷屬入宮請候看視之後,王夫人的頻繁進宮,讓賈元春找到了傾訴的物件。 隨著母女之間的交流漸多,賈元春心中的怨懟漸漸指向了當年送她入宮的賈母,而對王夫人言聽計從。 所以當王夫人說要給寶玉定下“金玉良緣”的薛寶釵時,賈元春也覺得能讓弟弟娶了姨母家的女兒,絕對是個能夠幫助母親的好主意。 雖然,元春從來沒見過薛寶釵和林黛玉,而且元春也不知道弟弟賈寶玉喜歡薛寶釵還是林黛玉。 但這全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祖母想給寶玉選擇林黛玉和母親想給寶玉選擇薛寶釵的時候,賈元春選擇了和母親王夫人站在一條戰線上。 賈元春為母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每一次給家中的賞賜,都只讓寶玉和寶釵是一模一樣的。 這是在給母親拔份。 也是在給賈母施壓。 這讓賈元春覺得,自己至少沒白白在宮裡受苦。 . 卻說賈母等有爵誥命在榮府大門外一直候到了天光大亮,又候到了日上三竿,都皆無訊息。 幸虧賈璉讓人送來了多個火盆炭爐,放在眾人身邊,否則早不知凍倒了幾位呢。 可即便如此,一眾命婦也站得渾身打晃,只好讓丫鬟兩兩輪班上前,一左一右攙著扶著,熬著候著。 終於,一個太監騎馬而來。 賈母等眾人將小太監接進去,小太監說: “這會子還早多著呢! 今兒未初刻用過晚膳,未正二刻還到寶靈宮拜佛,酉初刻進大明宮領宴看燈方請旨,只怕戌初才起身呢。” 眾人都只顧想著趕緊回去歇歇,等到時候再出去候著也不遲。 單有賈母和賈赦一聽這話,心裡如聞炸雷: “果然是戌初! 竟然連時辰也被賈璉說中了! 算卦的半仙也沒有未卜先知這麼準的,這不是‘半仙’,這是‘大仙’啊!” . 按照賈政的意思,讓管家去招待太監們去吃酒飯就行了。 但“大仙”賈璉顯然卻認為這還不夠。 他私底下將領頭太監悄悄帶在一旁無人處,伸手先塞進去一千兩銀子。 這領頭太監姓周,名郭,剛入宮時候又是在尚膳監幹活兒,所以宮裡人都順口叫他“大粥鍋”。 大粥鍋如今是元春所居鳳藻宮的七品掌事太監,地位不算高,卻是個元春近身管事的人。 一看見這銀票上的數目,大粥鍋的臉登時笑出了花兒: “賈大人,這……這也太多了吧?這多不好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