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呈潰爛之勢。各級長官雖極力整頓部下。想重整秩序。可是收效甚微。只有少數騎兵能夠彎弓向戰車陣內的漢人還射。
戰車內側置有大盾護甲。專為弓箭對射而設,擋住了不少敵人箭矢。同時。分佈陣內各處的武舉每人雙手提著一面巨型鋼盾。為己方將士遮擋敵箭。也發揮了不少作用。加之這支精銳中的精銳裝備精良,身上皚甲輕便而堅固,敵人制作粗劣的箭矢不容易穿透,即便被射中了。也往往是輕傷。重傷的都不多。雙方處境正好相反。
由是之故。兩方陣前對射地局面呈一面倒之勢,契丹騎兵被強弓硬弩外帶火炮壓制得抬不起頭來,慘叫聲此起彼伏,原來混亂的情形愈加混亂、傷亡慘重之極。
時間一長、契丹騎兵地士氣終於發生了動搖,開始出現逃兵、有人掉頭望後方逃跑。按說契丹人倔起未久,國勢正處於上升期。族內空前團結。逃兵極為罕見,若非到完全絕望的地步。底下士兵通常寧願戰死。也不願當逃兵一輩子抬不起頭做人。
一有逃兵出現、頃刻間便產生蔓延之勢,轉身選跑的騎兵趕來越多。
三個頭戴頭盔的將領見喝叱不管作用,當機立斷、各自樣刀砍翻了幾名逃兵、厲聲大吼激勵士兵,潰敗之勢為之一頓。
這三個將領身著盔甲、胯下戰馬也明顯好於普通士兵,身旁還寸步不離跟隨著十幾個親兵,想必是三名萬夫長。
蕭若看得真切,左手橫跨射日神弓,右手暗和三支黃金箭,猛提一口丹田真氣,突然間自馬背上騰身躍起,離開地面足有兩丈之高。
半空之中、他以一個極度優美的姿勢彎弓搭箭、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繃繃繃”,三聲弦響幾如一聲,三枝黃金箭幾乎同時射出,金光一閃不見、疾如流星,勢若奔雷。
就見弓弦響處、三名契丹萬夫長應聲墜馬、各被一箭透胸而過,穿透心臟,不差分毫。三人周圍她親兵侍衛還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呆呆望著主人的屍身、老半天反應不過來。
蕭若這才落回馬背上,臉上無喜無怒、如同什麼也沒發生一樣。
親眼目睹皇帝神子其神的箭術、華軍將士目眩神迷,暴發出一陣又一陣雷鳴般的喝彩。
契丹騎兵無不倒抽一口冷氣,他們玩了一輩子弓箭,這才知道世上還有如此箭術。他們鬥志被奪。加上領隊的萬夫長已同時喪命當場,也不哪個帶頭髮一聲喊、陣前契丹騎兵爭先恐後撥轉馬頭,如潮水一般退去。
華軍遠端打擊不停、今敵人撒退之際又扔下大片屍體。
貶退下去地潰兵還未跑出多遠,就見契丹人後陣一騎駿馬躍眾而此人頭盔上插著兩條長長的翎羽雉尾,威武不凡,在人群中極為顯目,正是契丹人三王子耶律風狼。
耶律風狼騎術精絕,右手捉一根長鞭,狠狠抽打敗退下來的騎兵,左手持號角,送到嘴巴前,仰天狂吹不止,嗚嗚咽咽聲聞數里,號角聲調與前時大有不同。
他號角聲一響,後陣待命的主力騎兵頓時全體出動,紛紛策馬前行。貶退的騎兵也不再逃跑。掉轉馬探,又朝華軍陣勢奔去。
與案番不同的是,這一回契丹人是全體出動,也不怕陣都展不開,而且所有人都不用弓箭,拔出雪亮地馬刀在手。看來是要發動總衝鋒了。
萬馬奔騰,塵蝴滾滾、潮水般席捲而至、殺喊聲震天價響、如山崩。如海嘯。
契丹人個個面目猙獰,拼命抽打胯下馬匹、揮舞馬刀,從四面八方吶喊著瘋了一般狂衝而至。
華軍將士深知到了最後關頭、也盡全力發射遠端火力、阻止敵人衝鋒。
亂箭穿空,宛如暴雨向四周傾瀉。炮火巨石從天而降,在密集地衝鋒騎兵間炸開。砸得人仰馬翻。血肉模糊。
契丹騎兵在陣勢案一片一片倒下,